第382章 你们可千万别说是我的徒弟,为师怕(2 / 2)
温禾总是笑着揉揉她的头发,只说是在忙公务,等忙完了就带她去城外玩,惹得温柔满心期待。
就在温禾忙着造热气球的时候,长安城内,春闱发榜前的氛围却越来越紧张。
最忙的人,除了负责统筹阅卷的马周,便是李世民了。
这是他登基以来第一次开科取士,关乎大唐招揽人才的名声,也关乎朝堂未来的人才储备,由不得他不重视。
进士科、秀才科和明经科的答卷,他都要亲自过目,有时甚至会熬夜批阅,连饭都顾不上吃。
这日深夜,太极殿的暖阁里依旧灯火通明。
李世民坐在案前,面前堆着厚厚的答卷,他揉了揉发酸的眼睛,低头看向高月刚端上来的夜宵。
一碗热气腾腾的羊汤,旁边还放着两碟小菜。
“今日怎么又是羊汤?”
李世民不由蹙起眉头,语气里带着几分无奈。
他虽喜欢吃羊肉,可这几天顿顿都有羊肉,从羊排到羊汤,换着样来,再好的东西也有些腻了,更何况羊肉在此时算得上珍贵食材,这般天天吃,实在太过奢侈。
高月连忙上前解释,语气带着几分哭笑不得。
“陛下,今日高阳县子那边又摔死了两只羊,他自己留了一只给工匠们补身子,另一只便让人送入宫来了。”
“这竖子……”
李世民听到这话,先是一愣,随即忍不住笑了出来,摇了摇头。
“朕真不知道他到底是在造飞天的工具,还是开了个屠宰场,自从他开始折腾那东西,宫里就没缺过羊肉,下次朕倒要问问他,到底还摔死了多少只羊。”
话虽这么说,李世民心里却没半分责怪,反倒有些好奇温禾的进度。
他端起羊汤喝了几口,暖意顺着喉咙滑下去,驱散了几分疲惫。
放下汤碗,他随手拿起案上的一份答卷,刚看了几行,目光便被吸引住了,原本有些倦怠的眼神瞬间亮了起来。
“嘶……”
李世民轻轻吸了口气,手指在卷面上来回摩挲,不住点头。
“不错,不错!此人对《礼记》《尚书》的理解颇为深刻,所书见解既结合了先贤之言,又不局限于旧说,还提到了‘以民为本’的治世理念,与朕的想法不谋而合,文笔也公正沉稳,没有浮夸之气,这明经科第十六名的文章,倒是难得的好答卷。”
他又仔仔细细将答卷看了一遍,确认没有遗漏,才对高月说道。
“你把这份答卷送到马周那里,跟他说,此考生可列为今年明经榜魁的备选,让他再仔细核对一番,若是其他答卷没有更出色的,这榜魁之位,便可以定给他了。”
高月闻言,心里一惊。
陛下竟对这份答卷如此看重,还直接定为榜魁备选,可见此人确实有真才实学。
他不敢迟疑,连忙上前,小心翼翼地将那份誊抄好的答卷收下,生怕不小心弄坏了。
就在高月准备躬身退下时,李世民忽然开口叫住他、
“对了,你去马周那里的时候,顺便问一下,这份答卷的考生名叫什么,籍贯何处。此人对经义的理解透彻,又有自己的见解,日后若是入朝为官,做朕的编撰或是进弘文馆也可。”
高月这下更是震惊,忍不住抬头看了李世民一眼。
编撰负责整理典籍、修订史书,起居郎则记录帝王的言行举止,这两个职位虽不算高位,却都是靠近中枢、需要真才实学的要职。
陛下竟直接为一个还未发榜的考生安排好了职位,可见对其有多赏识。
“诺!”
高月压下心里的惊讶,恭敬地应了声,捧着答卷快步退了出去。
大概小半个时辰后,高月急匆匆地回到太极殿。他先是在殿门口平息了一下急促的呼吸,又仔细整理了一遍衣袍,确保没有失礼之处,才轻手轻脚地走了进去。
进入大殿,他便躬身行礼。
“启禀陛下,奴婢回来了。”
“嗯。”
李世民放下手中的答卷,抬眸看向他,语气带着几分期待。
“可问出姓名了?”
“回陛下,问清楚了。”
高月连忙回话。
“这份答卷的考生,乃是淮南道寿州人士,名叫吴生,马侍郎还说,吴生的答卷在明经科中确实最为出色,除了这份,他的策论也写得中规中矩,若是定他为榜魁,定能服众。”
“其余共同阅卷的官员,亦是如此说的。”
“吴生?”
李世民闻言,手指轻轻敲击着案面,微微点头,随即又问道。
“可知此人模样?户籍上可有描述?”
“启禀陛下,户籍上写着,吴生长相俊朗,身形挺拔,无明显缺陷,是个端正的后生。”
高月如实回答。李世民点了点头,拿起案上另外两份答卷。
“这两份明经科第九和第二十二名的,可以列为次等和三等,那吴生便定为榜……”。
话到说道一半,李世民眼睛猛地睁大,像是想起了什么,语气带着几分不可置信:“等等,你说他叫什么?吴生?”
高月被陛下突如其来的反应吓了一跳,连忙恭敬地回道。
“回陛下,正是吴生,东吴的吴,长生的生,马侍郎特意确认过,没错。”
李世民脸上的肌肉忍不住抖动了几下,他放下手中的答卷,身体微微前倾,眼神里满是诧异和好笑。
“温禾那竖子的三个徒弟中,是不是就有一个叫吴生的?”
高月这才明白,为何陛下方才会如此震惊
“好像是有。”
高月也诧异道。
他还记得之前陛下评价温禾的那三个学生,好像评语都不高。
对了,想起来了,之前陛下好似评价过这个吴生。
“吴生的经义也寻常,若是能考上,怕也是末等名次,做个小吏倒还合适。”
可是刚刚,陛下却说这吴生日后能做起居郎,或者进弘文馆。
这不是……
高月想到这,连忙将头低的更深了,他不敢去看此刻李世民的脸色。
只怕定然是涨红了。
过了好一会,才听到李世民长叹一声。
“罢了,罢了。”
……
翌日天刚亮,城外宅子里的工匠们还没起身,温禾便牵着那匹温顺的小马驹出了门。
今日是春闱发榜的日子,虽说他对孟周、赵磊、吴生三人有信心。
毕竟这一个月来他亲自盯着三人读书,明算科的算术、明经科的经义都反复打磨过。
可作为老师,还是要亲自去贡院外等着,给他们撑撑场面。
一路快马加鞭,赶到温府时,府里早已忙活开了。
管家周福正指挥着仆役搬东西,见温禾回来,连忙迎上前。
“小郎君,您可回来了!孟周三位公子已经收拾妥当了,就在马车上等着您呢。”
温禾点了点头,刚要往马车那边走,就听到一阵清脆的脚步声,伴随着温柔叽叽喳喳的声音。
“阿兄!等等我们!我们也想去看发榜!”
转头一看,只见温柔穿着一身鹅黄色的襦裙,扎着两个俏皮的小辫子,正拉着李泰、李恪、李佑三个小家伙快步跑过来。
李泰胖乎乎的脸上满是兴奋,咧着嘴笑道、
“温先生,带我们去凑凑热闹呗!听说发榜的时候可热闹了,还有人哭有人笑呢!”
李佑也连忙凑上前,小脸上满是讨好。
“先生,我们就远远看着!”
只有李恪站在一旁,神色平静,好像什么都不在乎,可眼神里的好奇却藏不住。
温禾看着四个孩子期待的模样,忍不住笑了。
“行啊,人多热闹。”
“好耶!”
温柔和李泰、李佑欢呼起来,李恪也悄悄松了口气,嘴角勾起一抹浅浅的笑意。
一行人分乘两辆马车,往贡院方向去。刚到贡院附近,就听到人声鼎沸。
街道两旁挤满了士子和前来等候的家人,还有不少看热闹的百姓,叫卖茶水、点心的小贩穿梭其中,热闹得像是过节。
温禾下了马车,一眼就看到贡院门口的高墙下,已经围了不少人,都在翘首以盼,等着官差张贴榜单。
“先生,您看,是方行舟!”
孟周刚下车,就朝着人群中一指。
温禾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只见方行舟穿着一身青色长衫,站在人群前面,身边跟着两个仆从,神色倨傲。
大概是察觉到了温禾的目光,方行舟转头看了过来,脸色瞬间沉了下去,却没有避开。
在他看来,温禾虽是高阳县子,却管不到科举成绩。
只要他能拿下明经科前三,日后入朝为官,只要不犯错,温禾也奈何不了他。
温禾懒得跟他计较,只是拍了拍孟周的肩膀,让他别分心。
没过多久,就见几个穿着官服的差役抬着几张大大的黄纸走了出来,人群顿时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差役手中的榜单上。
“是明算科的榜!”
有人惊呼一声,人群瞬间沸腾起来。
差役们将榜单贴在高墙上,刚退开,士子们就蜂拥而上,踮着脚在榜单上寻找自己的名字。
“中了!我中了明算科第十五,我光宗耀祖了!”
一个穿着粗布长衫的士子激动地跳了起来,手里的折扇都扔在了地上。
“娘!我中了!以后能做官了!”
旁边一个士子却脸色惨白,双手颤抖着在榜单上反复寻找,嘴里喃喃着。
“怎么会没有?怎么会没有我的名字?我明明答得很好……”
说着,眼泪就流了下来,蹲在地上嚎啕大哭,看得周围人都忍不住叹气。
孟周和赵磊也挤在人群前面,眼睛死死盯着榜单,手指顺着上面的名字一个个往下划,脸色越来越紧张。
温禾站在后面,能看到孟周的手在微微发抖,赵磊的额头都冒出了汗。
“没找到……”
孟周声音发颤,转头看向温禾,眼里满是恐惧。
“先生,没有我的名字……”赵磊也跟着摇头,脸色惨白。
“我也没找到……是不是我们考砸了?”
就在两人快要哭出来的时候,一直凑在前面看热闹的李佑突然惊呼一声,指着榜单最前面的位置,大声喊道。
“前面,你们的名字在前面啊!明算科次等是孟周!第三是赵磊啊!你们在最前面!”
温禾心里一松,连忙挤上前去看。
只见明算科榜单的最顶端。
次等孟周、三等赵磊,字迹清晰,没错!
他倒是愣了一下。
不对啊,他那方法有问题吗?
那个半路杀出来的程咬金,竟然夺了他学生的第一。
他倒要看看是谁。
温禾朝着榜魁的名字看去。
然后他大吃一惊。
李淳风!
这牛鼻子怎么来参加明算科的科举了?
历史上也没记载这一段啊!
温禾下意识地朝着四周看了看,想找找有没有激动欢呼的人,可周围要么是中了的喜极而泣,要么是落榜的垂头丧气。
没看到有人喊“李淳风”的名字,难不成这位未来的“算学大家”今天没来?
这边温禾还在琢磨,孟周和赵磊已经激动得说不出话了。
两人先是愣了愣,然后又挤到榜单前反复确认,直到看清“孟周”“赵磊”两个名字,才猛地转过身,朝着温禾跑过来。
可刚跑到温禾面前,看到他一脸“严肃”的表情,两人的笑容瞬间僵住。
“噗通”一声就跪了下来。
“先生!是弟子没用!”
回过神来的温禾被吓了一跳。
这是咋了?
孟周带着哭腔说道,眼泪哗哗往下掉。
“弟子考试的时候肯定是粗心了,没能夺下榜魁,只得了次等,给先生丢人了!”
赵磊也跟着哭:“学生才考了第三,连次等都没拿到,实在无颜面对先生的教导!”
这一下可把周围的人都惊呆了。
原本喧闹的人群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温禾和跪着的两人身上。
那些刚刚还在为中了明算科末等而欢呼的士子,脸上的笑容瞬间消失,像是吞了只苍蝇一样难受。
人家中了次等和第三,还说自己丢人,那他们这些末等的,岂不是连哭都没资格哭?
方行舟站在人群里,脸色的肌肉不住地抖动,眼睛死死盯着榜单上孟周和赵磊的名字,满是不可置信。
这两个竟然能考中明算科前三?
这怎么可能!
他想起之前和温禾的赌约,心里不由得慌了一下,可转念一想,明算科只是其一,明经科的榜单还没出来,吴生那点学问,绝不可能进前三,只要明经科他能赢,赌约就还没输!
温禾看着跪在地上哭的两个徒弟,强忍着笑意,故意板着脸训斥道。
“你们啊!为师早就跟你们说过,做题要仔细,不能粗心大意!明算科的题目有多简单?一道题错了,就可能落后千百人!你们肯定是考试的时候分了心,要不然怎么会只得了第二第三?”
他顿了顿,又无奈地叹了口气。
“罢了罢了,这都考完了,说再多也没用,谁让为师心善呢,就算你们丢了人,只得了第二第三,也不能把你们扫地出门不是?”
周围的士子们听得嘴角抽搐
明算科前三,能进太极殿面见陛下,这叫丢人?
那他们这些落榜的,岂不是该找个地缝钻进去?
温禾还没完,又补充道。
“就是以后啊,别人问起你们科举得了什么名次,你们可千万别说是我的徒弟,为师怕丢人!”
这话一出,周围的人更是面如死灰。
几个刚中了明算科末等的士子,默默低下了头,连庆祝的心思都没了。
就在这时,贡院里又出来几个差役,抬着另一张榜单。有人喊道。
“是明经科的榜!明经科的榜出来了!”
原本死寂的人群瞬间又沸腾起来,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转移到了新的榜单上。
方行舟深吸一口气,压下心里的不安,快步挤到前面。
他对自己的明经科很有信心,定能进前三!差役们将明经科的榜单贴好,方行舟的目光立刻锁定在最顶端的“榜魁”二字上。
可当他看清“榜魁”下面的名字时,整个人都僵住了,眼睛瞪得溜圆,嘴里喃喃着:“不可能……这不可能!”
只见“明经科榜魁”下面,赫然写着两个字——“吴生”!
“先生啊!”
就在方行舟愣神的功夫,一声响亮的哭喊声传来。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吴生从人群里挤出来,手里还攥着一张纸,“噗通”一声跪在温禾面前,激动得满脸通红,眼泪直流。
“先生!学生……学生中了!中了明经科榜魁!学生没给您丢人!”
温禾这才收起“严肃”的表情,笑着扶起吴生。
“好!好!没丢人!。”
刚想站起来上来祝贺吴生的孟周和赵磊。
脸上的笑容顿时僵住了,然后继续跪在地上。
只听一旁的温柔不解的看向李恪,天真问道。
“次等和第三很丢人吗?”
孟周和赵磊顿时欲哭无泪。
小师姑啊,不带这么打击人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