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我要飞上天,和太阳肩并肩(2 / 2)
“县子!您这是要干什么?”
众人抬头一看,顿时慌了。
温禾竟然已经一只脚踩进了竹筐,正伸手去抓筐边的扶手!
“所以啊,这飞天第一人,还是我自己来最合适。”
温禾拍了拍竹筐边缘,语气里带着几分不容置疑的坚定。
“县子不可啊!这太危险了!”
王师傅第一个反应过来,扑过去想拉温禾下来。
“咱们只载过羊,还没做过载人测试,万一出了意外可怎么办?”
“是啊县子!您要是有个三长两短,我们这些人都得掉脑袋!”
其他工匠也纷纷围上来,七手八脚地想把温禾从竹筐里拉出来,脸上满是焦急。
“退后!都退后!”
温禾猛地提高声音,语气带着几分呵斥。
“谁敢再往前一步,我就把谁打回工部去,永不许再参与热气球的事!反了你们了,我要第一个上天,你们谁赞成?谁反对?”
这话一出,工匠们顿时僵在原地,没人敢再上前。
他们知道温禾的脾气,看似好说话,可一旦下定决心,就绝不会轻易改变。
可看着竹筐,他们还是放心不下,负责竹筐的李师傅搓着手,小心翼翼地提议。
“县子,不是我们想拦您,只是这竹筐虽然加固过,可没载过人……要不,让我们再加固几道绳结?稳当点,您也安全些。”
他这话说到了温禾心坎里。
刚才一时冲动喊出载人,冷静下来后,他心里也不免发怵。
他几乎没有任何犹豫,立刻从竹筐里爬了出来,拍了拍手上的灰。
“对,赶紧加固!多缠几道麻绳,还有竹筐底部,再垫两层厚木板,另外,让人去卧房搬些被子,铺在热气球下方的地面上,万一落地不稳,也能缓冲一下。”
“哎!好嘞!”
工匠们见他松口,瞬间来了干劲,转身就忙活起来。
张师傅和李师傅拿着麻绳,围着竹筐一圈圈缠绕加固。
刘师傅带着人检查气囊,确保没有任何破损;赵师傅调试炭火,计算着载人所需的火力。
小李则跑去找卧室要被子,脚步快得像一阵风。
大概半个时辰后,一切终于准备就绪。
竹筐加固了三道绳结,底部垫了厚木板,地面铺了一层厚厚的被子,炭火也调整到最佳状态,连预先系好的安全绳都增加了两根,由四个力气最大的工匠攥着。
温禾深吸一口气,在众人紧张的注视下,再次爬进了竹筐。
他伸手拍了拍旁边的工匠。
“别紧张,按之前的流程来,点火吧。”
“是!”
负责点火的工匠应了一声,手却有些发颤,小心翼翼地将火种凑近气囊下方的出气口。
随着炭火燃烧,热气“呼呼”地从出气口喷入气囊,原本干瘪的蜀锦气囊,像被吹胀的气球,慢慢鼓了起来,颜色也从淡红变成了饱满的朱红,在阳光下泛着耀眼的光泽。
“热气流够了!竹筐要升了!”
王师傅高声喊道,眼睛死死盯着气囊的膨胀程度。
随着气囊中的热空气越来越充裕,竹筐轻轻晃了晃,然后缓缓离开地面,一点点向上攀升。
“注意了!拉紧安全绳!别让它飘太快!”
李师傅握着安全绳,手心沁满了汗水,声音都有些发紧。
其他攥着绳子的工匠也跟着用力,目光紧紧锁定着上升的竹筐,心脏随着竹筐的高度一点点悬了起来。
竹筐越升越高,从一丈到五丈,再到十丈……
温禾站在竹筐里,低头往下看时,工匠们的身影已经变得越来越小,院子里的青砖地像一块棋盘,远处的长安城轮廓隐约可见。
冷风拂过脸颊,带着青草的气息,从未有过的开阔感涌上心头。
他真的飞起来了!
“我要飞上天,和太阳肩并肩,世界等着我去改变,想做的梦从不怕别人看见,在这里我都能实现,大声欢笑让你我肩并肩……我就站在舞台中间……”
“我相信我就是我……我相信明天,我相信青春没有地平线……”
温禾站在竹筐中,随着热气球缓缓升高,他张开双臂,感受着风从指尖掠过。
这风在地面尚带着暖意,可到了几十丈高空,竟添了几分凉意,他忍不住打了个喷嚏。
“阿嘁~怎么突然这么冷了?”
虽有寒意,心头的激动却丝毫未减。
可地面上的工匠们,却没有半分轻松,一个个仰着头,神经紧绷得像拉满的弓弦,目光死死锁着空中的热气球。
“八、八十五丈了!县子怎么还在攀升啊?”
小李攥着记录纸的手都在抖,声音里满是焦急。
“咱们之前载羊,最多也就七十丈,再高了,谁知道会不会出意外?”
“都怪你们!刚才非要抢着上天,吵得县子没心思检查,现在好了,越飞越高!”
张师傅跺着脚,双手合十对着天空念叨。
“天爷保佑啊,可千万别让县子出事,不然咱们这些人,都得去大牢里蹲一辈子!”
“话说……县子飞得这么高,最后会不会飞到天宫去啊?”
不知是谁小声说了一句,瞬间引来了众人的议论。
“要是能到天宫,那县子岂不是要成仙了?”
“也不知道神仙都住在天上哪处,县子这般直接闯进去,会不会被神仙怪罪啊?”
“说不定神仙见县子能造出飞天的器物,还会赏他点仙药呢!”
话题越扯越远,连之前的紧张都淡了几分,唯有那四个拽着安全绳的工匠,额角直冒冷汗。
虽说绳子末尾绑在了院中的石碾上,可之前实验时,也出过绳子打滑的松脱事故,此刻每多悬一刻,他们的心就多揪一分。
终于,随着“绷”的一声轻响,安全绳被彻底拉直,空中的热气球也停止了攀升。
温禾低头往下看了一眼,只见地面的人影小得像蚂蚁,宅院缩成了巴掌大,一股寒意瞬间从脚底窜上头顶,竟莫名生出“想跳下去”的冲动。
他猛地回神,赶紧抬头看向气囊下方的喷气孔,想起预先加长的操作绳,连忙伸手拉动绳索,释放了部分热气,又减小了炭火的火力。
随着热空气减少,热气球终于不再上升,开始缓缓下降。而地面的工匠们,心却提到了嗓子眼。
上升时怕失控,下降时更怕落地不稳,一个个屏住呼吸,连大气都不敢喘,直到看到竹筐稳稳落在铺好的被子上,众人才像被抽走了所有力气,“噗通”一声,直挺挺地坐在了地上,有的甚至还在大口喘气。
温禾扶着竹筐边缘,慢慢走了出来,双脚落地时,也感觉有些发软。
刚才高空的寒意、低头时的眩晕,此刻才后知后觉地涌上来。
“县子,你无事把?”
众人连忙上来关切的问道。
“天上如何?您可有见到神仙?”
“你这人糊涂,如果县子见到神仙,怎么会这么快下来啊。”
“就是就是。”
温禾有些无奈。
也不知道该说这些人是愚昧,还是说他们是理想主义者。
“想要知道什么样,来日你们自己上去看看。”
“今天每人奖励十贯钱!”
温禾笑着高声宣布,话音刚落,欢呼声更盛,连远处的厨子都探着头往这边看。
他故意顿了顿,又补充道:“还有,晚上咱们吃全羊宴,让厨子多做几道样!”
“噗!”刚还在欢呼的工匠们,瞬间像被泼了盆冷水,哀嚎声此起彼伏。
“县子啊!别全羊宴啊!再吃羊肉,我都要变成羊了!”
“是啊县子!小的宁愿少吃两贯钱,也不想再碰羊肉了!”
“咱们吃点别的吧!哪怕是菘菜博饦,也比羊肉强啊!”
温禾看着他们苦着脸哀嚎的模样,忍不住大笑起来,笑声在院子里回荡。
他转头看向那逐渐干瘪的热气球,阳光洒在蜀锦气囊上,泛着柔和的光。
他心中不由长叹。
成功了,真的成功了。
不知道千百年后的史书,会如何记录这一天、记录大唐的第一次飞天?
《唐书·温禾传》:贞观元年秋,县子温禾,构异器,状如巨囊,以蜀锦为表,竹为筐,藉火气而升,名曰“热气球”。
是时,长安城外旷野,禾亲登其筐。
火炽囊鼓,筐渐离尘,高逾数十丈。
观者皆骇,以为神异。
及降,禾神色自若,盖史籍所载飞天第一人也。
……
“飞天了?”
当立政殿的李世民知道消息后,他猛然瞪圆了眼睛。
“启禀陛下,是成功了,而且昨日高阳县子亲自飞上天了。”
高月格外激动。
他从来没有想到过,有朝一日,凡人竟然也能飞天。
也不知道高阳县子有没有看到神仙。
“立刻传旨,让温禾带着那热,热什么?”
“热气球。”
“哦,对对,热气球进宫,还有让辅机和太子也来,飞天啊。”
李世民激动的有些坐不住了。
身为天子,他却不知道这天是如何的。
“好一个温禾啊,好一个温禾啊!”
高月正想领命,却听李世民忽然叫住了他。
“等等!还有太上皇,请太上皇来。”
“诺。”
自从开春以来,太上皇几乎都在大安宫内,对外界的事情已经是不闻不问了。
如今请他出来,只怕消息传出去,长安城内又不知道有多少流言蜚语了。
高月捧着明黄的圣旨出宫时,脚步都比往日快了几分。
他直奔长安城外的“万户”宅,刚进门就见温禾正围着热气球的竹筐打转,脸上还带着飞天成功的笑意。
可等他将口谕说完,温禾脸上的笑意便肉眼可见地消散,眉头也皱了起来。
“热气球还在调试阶段,昨日才刚完成第一次载人实验,诸多细节还需打磨,让陛下再等等,莫要心急。”
“高阳县子啊,您就别为难奴婢了!”
高月苦着脸,双手合十作揖。
“这可是陛下亲口传的谕,还特意叮嘱‘即刻’,您要是抗旨,奴婢回去可没法交差啊!”
他跟着李世民多年,还从没见过陛下对哪件器物这般上心,昨日听闻温禾飞天成功,陛下愣是在两仪殿里来回踱步到深夜,今早天不亮就传了口谕,显然是等不及了。
温禾看着高月急得额头冒汗的模样,无奈地叹了口气。
“行行行,知道了,这就准备。”
他转头对着工匠们吩咐。
工匠们不敢怠慢,七手八脚地忙活起来,温禾则回屋换了身干净的常服。
等温禾带着热气球抵达皇宫时,才发现宫中空地上早已戒严。
禁军将士手持长枪,将方圆几里围得水泄不通,连一只飞鸟都别想靠近。
长孙无忌和李承乾已在空地上等候,前者身着便服,负手而立,目光落在温禾带来的马车时,眼底闪过一丝好奇。
后者穿着太子常服,双手攥着衣角,脚尖不停点地,显然是按捺不住想上前,却又碍于礼仪不敢动。
而李世民,正站在空地中央,一身明黄常服,没穿朝服却更显威严。
他见温禾过来,快步走上前,目光直接掠过温禾,看向后面的马车,语气里带着几分不易察觉的急切。
“你可算来了,热气球呢?怎的装在马车上,还不赶紧卸下来?”
那模样,活像个等着拆礼物的孩童,哪还有半分帝王的沉稳。
不装在马车里,难道一路飞过来啊。
他倒是想这么做。
可若是这么做了,明天整个长安城都要乱。
温禾刚要回话,就听得远处传来太监尖细的唱喏:“太上皇驾临,皇后驾临。”
众人连忙转身,只见李渊在宫女的搀扶下缓步走来,一身暗红色常服,虽鬓角染霜,却依旧精神矍铄。
长孙无垢紧随其后,身着凤袍,裙摆扫过地面时,带着几分温婉的气场。
“儿臣(孙儿、臣、微臣)参见太上皇(见过阿耶、大父)!”
李世民、长孙无忌、温禾和李承乾齐齐行礼。李渊抬手免了礼,目光第一时间就落在温禾身上,故作不满地哼了一声。
“你这小子,多久没去大安宫看朕了?上次朕让你陪朕下盘棋,你说忙着造东西,今日倒是有空来见二郎,也不知道去见见朕?”
温禾连忙上前,笑着赔礼。
“太上皇恕罪,微臣这不是忙嘛,谁让陛下……。”
温禾话还没说完,李二冷眼已经横过来了。
他当即改口,笑道:“陛下让微臣给太上皇造解闷的东西呢。”
他嘴甜,几句话就哄得李渊脸色缓和了些。
李渊这才转头,没好脸色地看向李世民。
“你让皇后去大安宫接朕,说有惊喜,到底是什么惊喜?莫不是又弄了些奇珍异宝,想哄朕开心?”
他当了一辈子皇帝,什么珍宝没见过,本不想来,可架不住长孙无垢软语相劝,说“是温县子弄出来的新鲜物件,定能让父皇感兴趣。”
听说是温禾弄的,他这才动了心。
李世民笑着上前,扶着李渊的胳膊。
“父皇,这可不是寻常珍宝,是温禾弄出来的‘飞天器’,今日特意让他带来,给您和皇后开开眼。”
李渊闻言,眼神里多了几分疑惑,刚要追问,温禾已让人将马车上的热气球部件卸了下来。
蜀锦气囊展开时像一朵巨大的红云,楠木竹筐稳稳落在地上,炭火盆里还备着干燥的木炭。
李渊盯着那“红云”般的气囊,眉头皱得更紧。
“这是什么玩意?一块破布缝的大袋子,加个竹筐,就能叫‘飞天器’?你莫不是被这小子骗了?”
他活了六十多年,只听过神仙能飞天,从没见过凡人能靠这么个“袋子”上天,心里满是不信。
“太上皇,这可不是普通的‘袋子’。”
长孙无垢这时走上前,目光落在气囊上,带着几分了然。
“妾身前些日子听陛下说,温县子在造一种能让人飞天的器物,说用热气就能让它升起来,想来就是这个了吧?”
她素日里虽不管朝堂事,但有什么事情,李世民还是会和她分享的。
“飞天?”
李渊猛地提高声音,眼睛瞪得溜圆,看向温禾的目光里满是震惊。
“你说这玩意,能让人飞到天上去?”
他伸手摸了摸气囊的蜀锦,质地虽好,却软乎乎的,怎么看也不像是能载人飞天的东西。
“莫不是吹牛?这要是从天上摔下来,可不是闹着玩的!”
温禾笑着点头:“皇后娘娘说得没错,这正是能飞天的热气球,昨日臣已亲自试过,飞到了八十多丈高,平安落地,绝不是吹牛。”
他刚想再解释几句热气球的原理,却被李世民打断。
“好了好了,说这些虚的干什么,赶紧让人把热气球弄好,让父皇和皇后亲眼看看才是真的!”
李世民说着,脚步已挪到了竹筐旁,目光灼灼地盯着气囊,手指还忍不住碰了碰竹筐的支架。
他昨晚听闻温禾飞天时,就恨不得立刻见到这器物,今早等了这么久,早已按捺不住。
心里更是盘算着,等温禾演示完,自己定要第一个试试,若是能从天上看看长安城的模样,那该多痛快!
他甚至已经在想,若是这热气球能改进得更大些,将来能不能用于军务,让探子从天上探查敌情。
温禾见李世民这般急切,无奈地摇了摇头,对着随行的工匠吩咐。
“按昨日的流程来,点火吧,注意控制火力,别升太高。”
工匠们连忙上前,将炭火盆放进竹筐,又用火种点燃木炭,热气很快从气囊下方的出气口涌入,原本瘫在地上的蜀锦气囊,渐渐鼓了起来,像被吹胀的巨大灯笼,在阳光下泛着红光。
李承乾看得眼睛都直了,忍不住拉了拉长孙无忌的袖子,小声问:“舅父,这袋子真的能飞起来吗?温先生真的能坐在里面上天?”
长孙无忌捋了捋胡须,目光落在逐渐膨胀的气囊上,眼中也是疑惑。
可温禾是来自后世的人啊。
或许真的能行?
这竖子不能按照常理来对待。
“臣以为,或许可行。”
李渊也不再质疑,双手背在身后,紧紧盯着气囊,连呼吸都放轻了些。
长孙无垢站在他身旁,嘴角带着温和的笑意,目光里满是期待。
很快,气囊便完全膨胀,竹筐微微晃动了一下,显然是有了上升的趋势。
温禾拍了拍手上的灰,走到竹筐旁,刚要抬脚跨进去,却听得身后传来一声急切的呼喊:“等等,朕也与你一起。”
温禾一回头,只见李渊竟然兴冲冲的走到他身旁。
周围的众人顿时一惊。
特别是李世民。
他刚才正要开口,却被李渊给抢先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