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不是我我没有你胡说(1 / 1)

('

&e&e朱棣病倒了,病的很重,人事不省的那种。 &e&e接到朱高煦被杀的消息,他就直接眼前发黑倒在了地上。 &e&e等到夜里他苏醒过来的时候,整个人都是非常苍老,看着宛如风烛残年之中的老人。 &e&e“爹!” &e&e赵王朱高燧直接扑在了朱棣的面前,痛哭流涕的大喊“二哥被杀了,被朱瞻基这个狼崽子杀了啊!” &e&e动手的亲卫在杀了朱高煦之后就挥刀自尽,没有了人证也没有了物证。可朱高燧却是可以断定,这件事情就是王霄干的! &e&e朱高燧一直称呼王霄为小狼崽子,早早的就察觉到王霄的心性绝非其笑容那样阳光。 &e&e可让他无法想到的是,王霄做事之果决,下手之狠辣还在他们兄弟之上。 &e&e世人都说老二像皇帝,可朱高燧却是认为王霄才是最像的那个。 &e&e朱棣缓缓撑起身子坐了起来,颤抖着手揉了把脸。 &e&e“你告诉我,你是想活还是想死?” &e&e朱棣一句话就让朱高燧止住了哭泣,愣愣的看着自己的老爹。 &e&e“想死简单,拿着刀杀出去就是。若是想活,那就记住了。你二哥是死在蒙古人的刀下!” &e&e朱棣不再理睬发愣的朱高燧,向一旁的护军将军樊忠招了招手。 &e&e樊忠快步上前扶起朱棣,四周人上来为皇帝更衣。 &e&e“太孙在哪?” &e&e“汉王战死后,有部分三千营军将散播留言,说汉王之死与太孙有关。一部分三千人的兵马正在与太孙对峙。” &e&e樊忠之前也听到了朱棣的话,此时小心翼翼的述说外面的情况。不敢添油加醋也不敢为谁隐瞒。 &e&e朱棣闭着眼睛没有说话,等到更衣完毕慢慢的走出了中军大帐。 &e&e明军现在的形势非常混乱。 &e&e他们明明的打赢了一场足以记载史册的胜仗,可战斗结束之后并没有论功行赏喝酒吃肉,而是隐隐对峙起来。 &e&e等到朱棣策马过来的时候,就看到山谷之中一边是三千营的兵马,而另外一边几乎是其余所有的明军! &e&e汉王在最后时刻冲阵的时候没于军中,他的手下无法接受这个结果,短暂的混乱之后就在朱高燧的挑拨下去找王霄算账。 &e&e朱高煦在军中经营多年,心腹死士不计其数。大部分三千营的人马愿意为他报仇,这其实是很正常的事情。 &e&e可是,他毕竟是死了。 &e&e人死如灯灭。 &e&e朱高煦活着的时候,其他各营兵马不会跟着他瞎胡来,但也不会去淌浑水。因为他的威望在那里摆着呢。 &e&e可他死了啊。 &e&e死了的朱高煦也就没了威望,没了让其他各营心悸的压力。 &e&e而王霄这边,他可不是什么战场小白。年纪轻轻的时候就曾经跟随皇帝出征塞外。 &e&e这一次不但掌管神机营,在军中属于重权在握的大将。还亲自带领兵马翻山越岭的奇袭蒙古人后路,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e&e军中最重战功,无论是将军还是士兵,都愿意追随一位能够打胜仗的统帅。 &e&e自然而然的,王霄的威望也建立起来了。 &e&e说实话,王霄那太孙的身份在军中并不怎么能吃得开。 &e&e历史上被废的太子都数不胜数,更何况是太孙。 &e&e王霄自己也非常清楚这一点,所以才会冒着生命危险亲自上战场。 &e&e除此之外,王霄还有一个优势,那就是太子。 &e&e别看太子远在关内。可这里无论将军还是士兵的家人都在关内,他们的后勤补给也都是依靠关内。 &e&e汉王被杀,皇帝昏迷不醒。 &e&e在这个或许是决定天下归属的关键时刻,明军之中的大部分人都选择站在了王霄这边。 &e&e如果朱高煦还在,那三千营甚至其他营头里不少的兵马都会毫无顾忌的出战。 &e&e可他死了啊。 ', ' ')(' &e&e没有了朱高煦的统帅,哪怕是三千营的这些人也是踌躇不前。 &e&e第一,没有真正能够服众的领头人。 &e&e第二,没有证据可以证明朱高煦之死与王霄有关。 &e&e第三,一旦真的动起刀兵,那他们毫无疑问的就是国贼。不仅是自己,关内的家人也要跟着倒霉。 &e&e王霄自然也不会主动出战,现在他已经占据了绝对优势,已经不再需要去冒险了。 &e&e两边就这么僵持着,直到朱棣醒过来。 &e&e看到朱棣策马而来,四周所有明军全都向其行礼。 &e&e“天子万岁!” &e&e为朱棣牵马的樊忠心情很复杂,因为他离的近所以知道皇帝这是在死撑。 &e&e马背上的皇帝一直在微微颤抖,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摔下来。 &e&e皇帝的身体,不行了。 &e&e看着不远处身躯笔直,英气勃发的王霄。樊忠心头突然涌起一抹古怪的念头。 &e&e“大明的天,要变了。” &e&e朱棣策马来到王霄面前,勒马定住默默的看着他。 &e&e王霄没有丝毫惶恐,目光清净的与皇帝对视。 &e&e“当着全军将士的面,当着皇天后土的面,当着你爷爷的面。” &e&e朱棣深深的吸了口气“你告诉我,汉王之死是不是你做的?” &e&e王霄缓缓摇头。 &e&e“不是我。” &e&e“好!!!” &e&e朱棣突然爆喝一声,调转马头看向三千营那边“汉王之死与太孙无关!尔等是要背叛大明否?” &e&e如果说朱高煦的威望能让一大批军士们为他去死,那身为马上皇帝的朱棣的威望,足以让任何人都毫无保留的服从他的命令。 &e&e对面的人马陷入了寂静之中。 &e&e片刻之后,有人扔下了手中的兵刃翻身下马。随即就像是波浪一样,所有人都下马向着皇帝行礼。 &e&e“皇帝万岁!!” &e&e明军的欢呼声响在天地之间回荡,一场血腥内讧在朱棣出面之后被弥消于无形之中。 &e&e朱棣策马来到王霄身边,低声说“你将来会是一个好皇帝。” &e&e是好皇帝,不是好孙子,也不是好侄子。 &e&e王霄缓缓摇头。 &e&e“我没有。” &e&e明军中军大帐的气氛有些古怪。 &e&e地上是裹着马革的汉王,一侧是红着眼睛的朱高燧与汉王旧部。他们的对面则是王霄与其他明军将领。 &e&e至于朱棣,之前的行动耗干了他所剩不多的生命力,不得不回到后帐去休息。 &e&e“我的好侄子。” &e&e朱高燧咬牙切齿的瞪着王霄“你可真是够狠毒的,就连你的亲叔叔都不放过。这还有一个亲叔叔呢,快点来动手吧。” &e&e王霄扫了他一眼,拿着绢布蹲下身子默默擦拭朱高煦铠甲上的血渍与灰尘。 &e&e“你胡说。” &e&e王霄的动作很轻,擦拭的非常仔细。就连汉王头发里的枯草都给清理干净。 &e&e一旁朱高燧的面容从愤怒转为疑惑,从疑惑转为不安,又从不安转为一脸惨然。 &e&e“老二!” &e&e朱高燧一屁股坐在了地上,看着马革裹尸的朱高煦又哭又笑。 &e&e“你死的不冤,咱们败的也不冤!” &e&e“这是什么人呐,遍数上下几千年,如此心性的人物哪一个不是绝世枭雄。咱们兄弟败在他的手里,不冤。你走好,做兄弟的等会就下去陪你。” &e&e“三叔会活的很好的。” &e&e王霄轻声细语的说“你会长命百岁,子孙绕膝。” &e&e朱高燧沉默了,坐在冰冷的地上目光出神的看着王霄,也不知道心里在想些什么。 &e&e虽然同样身在军中多年,可赵王朱高燧的威望却是远远无法和朱高煦相比。 ', ' ')(' &e&e哪怕是在他实力最雄厚的五军营里面,他也做不到一言九鼎的程度。 &e&e之前王霄与三千营对峙的时候,朱高燧就想过调动五军营加入其中。可几乎没几个人响应他的号召。 &e&e在军中的威望不高,朝野之中就更不用提了,那都是太子的人。 &e&e朱高燧真正的力量在于密探间谍。可这是上不了台面的。 &e&e所以说,朱高煦一死,他们兄弟俩的联盟直接就崩溃掉,而不是被他接手继承自己二哥的势力。 &e&e不大会的功夫,面色苍白的朱棣就在樊忠的扶持下走了出来。 &e&e他坐在椅子上,默默的看着王霄为朱高煦整理遗容。整个中军大帐的气氛都是非常压抑。 &e&e等到王霄起身站回去,朱棣这才起身来到了朱高煦的身边。 &e&e他,老泪纵横。 &e&e朱高煦从年少时候起就跟随朱棣到处打仗,几十年的父子情在这一刻冲破了皇帝的身份束缚,让朱棣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 &e&e哪怕朱棣实际上早就知道朱高煦暗中谋害太子,阴谋结党试图兵变。可他依旧是疼爱这个儿子。 &e&e他没有追究王霄,除了不能追究之外,也是没有脸面追究。 &e&e朱高煦毒害太子,还准备兵变除掉王霄。这种情况下王霄为了活下去奋起反击那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朱棣没有办法去追究他的责任。 &e&e“皇上,请节哀。” &e&e王霄上前行礼,掺扶着朱棣回到椅子上坐下。 &e&e朱棣最后深深的看了一眼自己的次子,抬起手挥了挥“走吧。” &e&e一群军士们进入帐内,缓缓抬起朱高煦送到外面。 &e&e外面已经为汉王爷准备好了棺木。送进棺木之中,钉上钉子。 &e&e汉王朱高煦的一切荣辱人生,都在这一刻为之定格。 &e&e“二哥~~~” &e&e之前一直愣愣发呆的朱高燧这个时候情绪失控,扑到棺木上用力拍打放声大哭。 &e&e哭声凄惨,让人闻之落泪。 &e&e很快整个明军营地里都响起了哭泣之声,数十万明军用这种方式为汉王朱高煦送行。 &e&e朱棣闭上眼睛默默流泪。 &e&e许久之后他睁开了眼睛,通红的眼睛里满是无尽的杀意。 &e&e“把马哈木带上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