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2 / 2)

为啥呢?

顾氏给她定的家具都送去了袁老二家,爹娘要她回家住,她也知道自己应该跟爹娘一起住,因为她们是一家人,可是她有很舍不得小哥哥。

顾遇哄她:“父母的年纪比我们大很多,等我们长大了他们就老了,子欲养而亲不待……珍珍,你是个聪明的姑娘,肯定能明白我的意思。”

顾遇掰开了揉碎了跟珍珍讲道理,又说两家住得近,而且她本来每天都要来顾家学认字。

珍珍到底还是被顾遇给说通了。

加上袁老二在一旁一直撒娇卖惨,珍珍心一软就答应跟袁老二两口子回家住。

活了两辈子才有的爹娘,珍珍还是很珍惜哒。

至于小哥哥,来日方长!

狐狸精姐姐说了,再喜欢的男孩子也不能天天在一起,得有距离感,距离保持美!

珍珍不懂什么叫距离感,狐狸精就跟她解释,说不能随时随地都在一起,要若即若离……

哎哟,越说越复杂,不过珍珍还是记住了,不可以太缠人,不可以随时黏在一起!

解决掉珍珍住宿的问题,顾遇心中的一个大石头落地了。

到底她是个姑娘,他便是决定了将来要纵着她,可有些规矩该教的还是要教,有些道理该让她明白的还是得让她明白。

袁老二家如今真真儿是变了一个样子,虽然是土房子,但是院墙袁老二买了青砖,请村里人给砌了高高的院墙,至于钱的来路也很好解释。

他们进了一趟山,挣了二十两银子。

他舍不得重新修房子,但是花钱把房子拾捣一下还是可以的。

村里人就建议他既然有买砖的钱,不如在旧房子旁边修几间砖瓦房,用青砖修围墙不是浪费么?

袁老二不干,说在老顾家住习惯了土坯房,让他住砖瓦房不习惯。

更何况,家里还有别的花用呢,这大冬天的,不得买炭火啊。

分家后第一个年,不得买点儿肉啊。

欠老顾家的钱,不得还一点啊。

反正他的歪理多,没人说地过他。

十里八乡都没有围墙是青砖,房子是土坯房的院子,袁老二瞬间就成了村里人口中‘脑子有毛病的人。’

除开围墙,院子里的地和灶房的地也用青砖给铺了,这样一下雪就不会泥泞。

至于屋里,袁老二请篾匠按照墙的尺寸编了几张席子,然后钉在墙上,这样墙上就不会掉落土灰下来。

几间茅屋顿时就变得十分干净整洁。

赵氏是个勤快人,以前在老袁家是没条件,现在自己个儿分出来单过了,虽然只是几间茅草房,但她还是力所能及地把房子弄得温馨整洁一些。

一家三口就住在这样的小房子里,其实也蛮幸福的。

至少珍珍是这么觉得的。

第76章 替死鬼

软乎乎的被子,香喷喷的娘亲,珍珍无比满足地入睡。

第二天清早,珍珍还在睡,她小舅舅赵金柱就来了。

“金柱快进来!”赵氏挑开堂屋的帘子迎他,赵金柱原地蹦跶了两下把身上的雪抖落下来,这才搓着手哈着气儿进屋。

屋里点了炭火,暖洋洋的,赵金柱就将外套给脱了下来挂在墙上订着的木钩子上。

赵氏塞了一碗热乎乎的粥:“快喝,暖一暖。”

“谢谢三姐!”赵金柱笑眯眯地道谢,粥是米粥,没有加杂粮,浓稠的粥水上浮着一层米油。

喝一口就是满满当当的幸福。

“姐,爹娘说过完年咱们家就起两间砖瓦房。”喝了两口粥,赵金柱就坐下来跟赵氏说娘家的事儿。

他这一趟虽然没有工钱,但是袁老二把他们采的药卖掉的钱分了他一半儿。

足足给他分了一百五十两银子。

可以说有了这一百五十两银子,穷得篓馊的老赵家一下子就翻身了。

不过对外可不敢说有这么多银子,只说进了一趟山挣了二十两银子。

就这消息传出去,以前媒婆瞧见了就要绕道走的老赵家被四面八方的媒婆踏破了门槛儿。

赵金柱长得好看啊!

以前没人给他说媳妇是因为赵家穷,如今有了二十两的家底,有见他天天跟着姐姐出去跑车卖货,这家里的生计也有了。

家里没有妯娌,老两口又是老实本分的,哎哟……赵金柱一下子就变成了十里八村的香饽饽。

一下子就把赵家老两口给整懵逼了,老两口胆儿小,觉得三女婿本事大主意正,还专门来了一趟,就跟袁老二商量这事儿。

袁老二就跟老两口支招,找媳妇得看家里的爹娘是啥人,兄嫂是啥人,不能只听媒人叭叭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