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1 / 2)
贺屿压了压棒球帽檐,正想往最后一排右边靠墙角的位置过去时,中间一排的赵尘突然站起来举起手臂,夸张地挥了挥:“我一直看着门呢,这儿,给你占座了!"
“......”
贺屿脚步顿住,盯着那个有点靠前的座位,眼皮忍不住跳了跳。
那么紧俏宝贵的位置多少人虎视眈眈,可以想象赵尘是怎么帮他力排万难占着的,他实在不好忘恩负义,只好又压低了点帽檐穿过走道,在周围同学打量的目光中,硬着头皮坐到赵尘旁边。
“惊喜吗?”赵尘凑过来,眼睛亮晶晶的:“你昨天给我复习了那么久,我当然要给你抢个vip席位,这里视野多宽阔。”
“.....”贺屿无语地港台腔都飙出来了:“多zei多zei。”
赵尘伸手戳了戳他的帽檐:“干嘛,戴帽子装明星啊?”他环顾了四周,明显感觉到在场的女生比男生多,调侃道:“今天她们可不是冲你来的。”
贺屿把他的手拿开,皮笑肉不笑:“昨天没洗头,头发有点油。”
“给你说,我刚才...”
赵尘话才说到一半,多功能报告厅外面突然传来一阵躁动,里面学生的目光纷纷涌向门口。
贺屿下意识地顺着大家的视线看过去,顾则桉从门口走进来,身后还跟着王教授和几个校领导。
他穿着一件卡其色及膝风衣,衣摆随着沉稳的步伐晃动,身姿挺拔修长,光线从身后洒落,在他银色无框眼镜上泛着轻微的光,英俊而立体的五官仿佛经过精细雕刻,神情平和,却又自带一股不容忽视的气场。
王教授和校领导走到报告厅的最后面站着,顾则桉径直走上讲台,接过旁边老师递过来的话筒,目光扫过台下:“大家好,我是顾则桉,你们的学长,现在是君泰律所的合伙人之一。”
讲座开始后学生们异常积极,每当顾则桉讲到一个案例分析的重点,台下就齐刷刷飞快地记笔记,还时不时伴随着掌声,贺屿头埋得很低也在记笔记,他承认,顾则桉讲得的确很有意思。
比如一个普通的商业纠纷案例,他不仅能从法律条文的明线去分析,还能顺手拎出隐藏在细节里的边缘地带,从利益、舆论、司法等多个角度层层剥茧。
顾则桉的思维缜密又锋利,常常在他们以为问题已经讲透的时候,突然换一个思路切入,让贺屿脑子转了几个弯:“的确很刁钻。”
“如果你要说‘争取调解’,那你可以现在走出这间教室,转去修心理辅导学。”
“你要学会找对方证据的漏洞,查合同的瑕疵,反制他们的‘合理预期’,拆掉他们看似完美的逻辑链条。”
“同一个案子,换个当事人、换个舆论环境,结果还一样吗?”
到问答环节,有个男生站起来提问时因为紧张不小心把桌上的水杯碰到地上,“啪嗒”一声,吓得他差点原地立正。
顾则桉看着他,唇角轻轻一勾,笑得温和:“别紧张,我又不是法官。”顿了顿又补了一句:“再说了,法官也不喜欢裤脚湿答答的律师。”
讲厅里爆出一阵低低的笑声,气氛越来越活跃。
贺屿低头扶着额角,心想台上的人装得可真像一个谦和温润的学长,耐心又风趣地替学弟学妹们传授知识。
“那位戴帽子的同学。”贺屿正讥讽地出神时,讲台上的顾则桉突然朝他这边看来:“我环视了一圈就只有你戴着帽子,正好我们要扮演一个小型的模拟法庭,你想不想来演个罪犯替自己无罪辩护?”
第26章
贺屿像是刚被点中天灵盖的人,差点把笔戳进自己脸里,他没有抬头,抱着侥幸心理顾则桉可能数错了戴帽子的人数,叫的人不一定是他。
但旁边的赵尘用手肘捅他:“叫你呢,在想什么?”
“你知道我不喜欢上台演示什么的。”贺屿把头埋得更低,小声说:“我不想上去。”
赵尘快速瞥了一眼台上正耐心等着贺屿的顾则桉,又低声道:“我知道你不好意思,但谁让你戴个帽子像刚从监狱里逃出来的,直接本色出演。”
贺屿无声地叹了口气,只好沉着嗓子变了个声:“不好意思顾老师,我…我感冒了,嗓子发炎不太能说话。”
顾则桉在台上笑得温文尔雅:“没关系,那你就上来扮演一个罪犯,不用说太多,我给你请个辩护律师。”
“我…头晕,我怕我一上去…法治社会直接崩了。”贺屿继续死撑,拽住赵尘的胳膊,开玩笑说:“他长得就很有潜质,特别是那眼神,盯久了都要绕道走的那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