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2 / 2)
renata想了想,哑然失笑:“你说得有道理,是我太久没回国,忘了你小陆总的本事。”
回国的飞机上,林清回和一个法国姑娘坐在同一排。那姑娘比他进组早得多,听说早就认识了梁姐——对于他们欧洲人来说,更习惯称呼她renata。
“这是rena给自己起的名字,”那姑娘介绍道,“是浴火重生的含义。”
这姑娘大概是十分崇拜renata,没等林清回问,就把偶像的事迹抖搂了一干二净。
听说renata一开始是在法国读服装设计,还在上学的时候就在卖自己的衣服,毕业后顺利开了自己的设计工作室。她用几年时间好不容易闯出一点名头来,之后又突然研究起珠宝设计,有几个胸针至今都是经典款。
可当工作室如日中天的时候,她因缘际会去到一个剧组帮忙,对舞台上的服装设计又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一开始先是做服装,后来在后台看剧看多了,喜欢上这门艺术,干脆自己组起剧团,她来担任服装设计和投资人。数十年折腾下来,跟艺术沾边的事她几乎做了个遍,大家都觉得她要是哪天突然要开画展都很正常,却没想到她居然要回国了。
“听说她不喜欢回国,”前排的斯洛伐克男生转过头来,小声说,“大家都知道她曾经有个丈夫,可谁也没见她戴过婚戒。”
万米高空之上最适合八卦,随着他的加入,更多知道,或者听说过内情的人都贡献出自己了解的内情,等下飞机时,那个似乎永远神采奕奕的女士已经在林清回脑内顿时变得立体起来。
他不由想起曾经听说过的一位女士,听说陆靖言的母亲出国时和renata是差不多年纪,不知道那位女士能不能像她一样获得自由。
第77章 77、明天见
林清回的飞机在a市降落。
a市娱乐产业发达,剧团第一站选择这里并不令人意外,但林清回没想到的是,他们酒店坐落的位置居然这么巧,和碧山只隔了一个街区。
愿意和剧团一起回来的大多是国人,第一批回来的人里只有三个欧洲人。从未踏足中国的新鲜感和终于能吃到家乡菜的兴奋交织在一起,让一行人足足讨论了一路晚餐的安排,放下行李后就呼朋引伴的出了门。
林清回却不太想凑这个热闹,随便找个倒时差的借口就推辞掉了邀请。他一向不是最合群的那个,大家也都习惯了他的孤僻,留下句给他带烧烤就跑没了影。
正是下班高峰期,从十几层楼的酒店向下望去,街上车马如龙,甚至可以望见最熟悉的那一片灯光。林清回静静看了半晌,最终决定洗个澡下楼觅食。
两年未归,街上的店面换了许多,只有街角的麻辣烫依然大排长队。林清回路过这喧腾的烟火人间,却被时差折磨得没有胃口,最终只买了个三明治。
正是黄昏时候,太阳已经落山了,只天边还有一点泛滥的微光,一眨眼的工夫,天色就迅速地暗了下来。找到一处人稍少些的地方时,那一点微光也不知何时消失不见了,夜空变成一片纯净的墨蓝。
林清回这时才发现,原来他信马由缰地走着,竟不知不觉走到了碧山旁那个小公园。从前他们总爱来这里遛狗,大概已经形成了身体记忆,在他想明白如何行止之前,潜意识已经帮他做出了决定。
秋日天寒,夜里来公园散步的人不多。他坐在湖边的长椅旁,片刻前都市里的喧嚣尽数褪去,只有零星孩童的吵嚷声隐约传来,显得此处更加幽静。
望着那一汪仿佛永远不会变化的漆黑湖水,林清回意识到,原来自己真的变了很多。他还记得两年前坐在这里时那种天地无依的心情,当时他只想一头跳进去求个解脱,可出去转了一遭,再回到这里,他望着平静水面上那一点涟漪,想到的却是那一夜碧山深处亮起的灯光。
他突然很想一个人。
但望着手机上唯一置顶的那个人,他却突然不知该说些什么。他完全不知那人的近况,更不知那盏灯是否还愿意为他而亮。虽然近在咫尺,却有一种近乡情怯之感。
仿佛心有灵犀一般,许久不曾更新的对话框突然冒出一条新消息。
“你回国了?”
他怎么知道?
林清回一滞,但手却比脑子快,先打了一个“是”出去。
他抿了抿唇,一股莫名的心虚涌上心头,紧跟着补了一句解释:“刚落地。”
“吃饭了吗?”
“吃了。”
两个字发出,林清回更加心虚,他拆开那个纹丝未动的三明治咬了一口,发出一句话:“你也在国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