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1 / 2)

“这是你的量刑建议书,如果阅后没有异议,就把认罪认罚签了吧。”

张继川还在职的时候曾经围观过他讯问犯罪嫌疑人,结束后立刻戒备地同他拉开一定距离,一脸怀疑地问:

“你真的没靠逢场作戏欺骗过别人感情吗?”

“谁跟你似的,一天天闲得数路灯解闷儿。”应泊白了张继川一眼,“没事干就来帮我们订卷归档,少打听没用的。”

眼下,路从辜也对他这套诱敌深入的打法起了兴趣,倚靠在办公椅上,目不转睛地盯着他,也没有插话的意思。郭子军对此似乎有些意外,不知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但还是陪笑回答:

“三小,平舒三小,现在上二年级。”

“哦,三小我知道,以前是打工子弟学校。”应泊了然地点点头,“孩子学习还可以?小女孩一般性格稳定,坐得住,比小男孩强。”

他又在捧了,路从辜想。这种人实在很可怕,你也不知道他的称赞是出自真心还是假意,飘飘然中就会落入他早已设好的圈套。

而且,他甚至不用打草稿。

“嗐,您抬举了,我家那个……混世魔王。”郭子军嘴上如此说,神情却暴露了内心其实相当受用,“成绩倒是还可以,年年都拿奖状,就是太有主意了,现在已经开始跟我和她爸妈顶嘴了。”

应泊眉头和眼睑都微微低垂,双唇轻抿,表现出一丝关切:“小孩子嘛,有点小脾气都正常。您这是刚从工地回来?每天都要回家给孩子做饭吗?那岂不是很麻烦,您老还得来回折腾。”

“折腾是折腾点,但孩子爸妈压力也大,每天早上四点多就得去店里——小两口自己开了个小饭馆。再说,我还能陪她几年啊?等上了中学,孩子就不乐意搭理我们这些老东西了。”

闻言,应泊蹙起的眉峰渐渐舒展,嘴角勾起一丝不易察觉的笑:“说得也是,多陪陪孩子也好。那您现在在忙的是什么项目?快过年了,也该收尾了吧?”

对话开始步入正题了。

“现在……现在是昌义公司的一个叫做‘阜城’的项目,但项目太大了,不止我们一个工队。这个项目做了很久,但最近一直开不出工资,我们就、就有点想撂挑子了。”

“所以你就带头去找董事长钱文焘闹事了?”应泊悠悠道。

郭子军不大自在地摇摇头:“也算不上是闹事,就是催一催,毕竟快过年了,弟兄们都缺钱用。”

“我们听说,当初是一个叫蒋威的人把你和你的工人介绍给昌义公司的。对于蒋威这个人……你了解多少?”路从辜借着话头问下去。

不料,郭子军并没有立刻回答他的问题,反而先是垂眼思索一会儿,又长长地叹了一声:

“唉,我一猜就是因为他。”

“嗯?您这话是什么意思?”应泊故作惊讶,“难不成蒋威之前给您惹了很大麻烦?”

郭子军或许已经意识到自己被套话了,但应泊根本没给他留岔开话题的空间。他重重地咋了一下舌,仿佛要鼓起相当大勇气才能道来:

“他这人……好赌,而且就在钱文焘那里赌,零零碎碎算下来,输了大约也有几十万了。”

应泊和路从辜都保持安静,听他继续说下去。

“我其实也有些日子没见过他了,去年吧,去年年末,将近元旦那些天,他突然摸到我家来,要找我借钱,借两万。”

应泊轻声打断他,确认细节:“你跟女儿一家住在一起?”

“对,我要么住工地,要么住闺女那里。”“具体哪一天我记不清了,但我记得是晚上九点多。他跟我说钱文焘催他还钱,今天还不上就要剁手。我没办法,从银行取了两万块钱,给了他。”

“你们两个是怎么认识的?”应泊又问,“毕竟,您看着老实本分,就是个安生过日子的工人,怎么会跟这种五毒俱全的人打成一片?”

路从辜瞥了他一眼,眼神分明写着:“又捧起来了。”

“我们俩是同村的,半大小子的时候就一块混。”郭子军并不避讳这个话题。路从辜翻阅着材料,问:

“听公司的人说,他是你表弟?不过,你们两个好像没有血缘关系。”

“这……您也知道,出来混,想互相帮扶一把,总得胡诌点亲戚关系,朋友这词说给别人听,不一定好使。”

“对了,我还有个问题——”应泊仰起头,筹措了一会儿用词,“郭子军,你为什么会无怨无悔地帮蒋威还赌债?你欠了他很多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