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1 / 2)
他研一那一年的学费和生活费基本上是靠兼职和奖学金的钱支撑的。
后面导师了解了他的情况,帮他申请了国家助学金,多出来的钱陈屿全部存进了之前那张银行卡里作为备用的资金。
他打算毕业后找到工作,每月给林慕和打一些钱,感谢这些年对他的照顾,后面再慢慢攒钱把这些年给他买东西的钱全部还清。
那之后很快又过去两年,研三时陈屿从宿舍里搬了出来,在外面租了一间房。
导师把他手里的一个项目交给陈屿了,做成功会有百分之五的提成,差不多是五万块左右,这对于陈屿来说是一笔不小的金额。
这个项目原本是另一个刚毕业的师兄负责的,因为毕业前出了点小失误,所以导师就把那个师兄换掉了。
陈屿宿舍里有个舍友跟这个师兄交情很深,因为这件事和陈屿的关系逐渐水深火热起来,认为陈屿一定是使用了手段导师才会把别人跟了大半年的项目交给别人。
解释无果,正好学校离项目公司有点距离,陈屿干脆就搬了出来。
只是没想到眼不见心也不能平静,该来的躲也躲不掉。
研三开学第二周的那个周六,导师给他发消息,让他去实验室检查一下材料和药瓶有没有缺漏,和后勤对一下,把缺少的补齐,下周做实验要用。
那天陈屿从早上十点到下午四点,一直在整理仪器和药品,清点完时已经到了晚饭时间。
把单子整理出来发给后勤的人后,陈屿把所有实验室的门都锁了,确定无误才下楼。
这栋实验楼是a大年代比较久远的,一楼唯一的出口是一扇铁质的大门,里面无法反锁,只能从外面用锁锁住。
陈屿下楼后发现一楼一片昏暗,只有套着防盗窗的玻璃窗透进来一点微弱的夕阳余光。
大门紧紧合在一起,陈屿以为是自己进来时把门带了一下,可是推的时候没有推开,外面似乎用什么东西锁住了。
陈屿又试着推了几下,发现真的是上锁了。
他第一时间想给导师打电话,但是想起来导师昨天跟他说他周末要出一趟差,就算给他打电话好像也没办法解决现在的事。
于是陈屿只好给后勤的老师打电话,看他们能不能帮忙找下这栋楼的管理员,让他来开个门。
但是陈屿拨打了好几次,对方一直显示正在通话中。
一切都那么凑巧。
陈屿又给他另一个室友打了电话,想看看他在不在学校,能不能过来帮他开下门,电话依旧没有打通。
最后没有办法,陈屿只好上去二楼,看看能不能遇到个从实验楼附近路过的人,把钥匙扔下去,拜托他帮忙开一下门。
可是等了半个小时,别说人了,连一辆车都没看到。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陈屿盯着手机弹出来的外卖消息,忽然想到可以点外卖让配送员帮忙。
等到外卖送到的时候,陈屿已经被关在里面整整三个小时了。
回出租房的时候已经是晚上八点多,陈屿感觉全身都很疲惫,眼皮一直在打架。
明天还得早起去兼职,他得赶紧回去收拾好睡觉。
他租的这个出租屋在a大对面的一个旧小区里,虽说是小区,但只不过是一条老街而已,没有大门,环境也有些糟糕,偶尔能闻到污水和垃圾场的恶臭,所以价格还比较划算。
出租房在巷子里面,只有一个入口,陈屿走进去的时候,发现早上看到的那辆黑色的越野车依旧停在那里。
从陈屿注意到它开始,好像已经停了一周了。
但是很意外它没有被贴罚单,之前停这个位置的车车窗上早就贴满了。
看来这个人很清楚交警贴罚单的时间段。
陈屿默默扫了一眼便收回视线,拖着疲惫的身体朝楼道走去。
-
周日陈屿做完兼职,和杨之远约着在城南的一家餐厅吃晚餐。
吃到一半的时候,门口进来一波人,陈屿一抬眼就发现其中有两个是他以前的舍友。
那天被关在实验楼,陈屿给其中一个打电话没有打通,后来这人也没有问是什么事,不过不回就已经是给了答案。
跟之前负责项目的师兄关系好的人叫张鹤,电话没打通的叫凌涛。
张鹤和凌涛走进来的时候并没有看到陈屿,是和他们一起的一个女生忽然指着陈屿方向喊他名字,他们才注意到陈屿也在这吃饭。
“陈师兄,真巧呀。”女生笑嘻嘻地打招呼,“你也在这吃饭。”
陈屿认出来了,这是他同门研一的师妹,由张鹤带着她。
其实陈屿和她不熟,甚至到现在都喊不出对方的名字,只能礼貌地点一下头表示回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