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1 / 2)
两人来到花溪村度假酒店入口,路过那棵千年古樟树,树前一直有人舀井水浇树祈福。花诗雨趁此解释:老板,那天我真的不是故意的,你看他们也舀水浇树。
盛仰没回应她,一直往那堵墙走,花诗雨在后面跟着,抱着期待的心情进入了那道门。
入户是二院门,里面的设施跟她记忆中的祠堂一致,只是更新了一点。过了二院门就是一道偏现代化的长走廊,左边是种在水里的一排竹子,右边是院墙,跟她记忆中的青石小巷完全不一样。
走到底就是大厅了,花溪村度假酒店的餐饮部负责人杨翼在大厅门口等候,见了盛仰就热情伸出手:hi,盛总,又见面了。
盛仰与之握手:杨总,好久不见。
花诗雨记得这个杨总,上次在yd的品鉴会上见过他,当时盛仰主动与他喝了一会。果然,老板在社交场上的每一口酒都不是白喝的,都是为了日后做准备。
杨翼看向花诗雨,问道:这位上次也在吧?
盛仰介绍道:是的,我同事,花诗雨。
花诗雨稍稍弯腰鞠躬:杨总,您好,我是花诗雨。
你好,花小姐,更漂亮了。
谢谢。
花小姐,哪里人呀?杨翼问,听你口音像是我们安西人?
是的,安西永宁市的,我们那里好多这样的宅子。
嚯,你这相当于回老家了啊,那你得仔细参观参观。杨翼领他们进去,我们酒店的十座古宅,加上后面的八座古宅别墅都是从你们永宁市的花溪村平移过来的。
是的,据说拆的时候在每一块砖上都做了标记,然后在这里按照原貌重建。
可不是嘛,一砖一瓦不浪费。杨翼说,还有你们刚经过的那棵古樟树,当年为了把它迁移过来,费了老大功夫,高速收费站都拆了几个。
是的,当时还派了好几个地质学家过去研究那棵古樟树周围生长的土壤。
对啊,还在这里培育了适合古樟树生长的土壤,当时还担心土壤和环境的改变会影响树的生长,没想到它成长的这么好。杨翼转头看她,眼里的亲切感骤升,我本来还想给你们介绍这里的明清建筑,看来都不用了,你估计比我还熟悉。
花诗雨:哪里,我就是了解一点点啦。
走到一个影音房旁边,杨翼邀请道:有没有兴趣看一个关于我们如何从花溪村迁移过来的纪录片?虽然今天已经过了播放时间,但我想为它老家人播放一次。
听到这个,花诗雨眼神都亮了:纪录片里有花溪村的影像?
当然呀,半个小时的纪录片,有十五分钟是记录如何拆古宅古树的,还有一些村民的出镜。
花诗雨忙点头,迫不及待想看,但想起自己今天来这的目的是辅助老板谈合作的,便说:这个纪录片每天都有吗?
盛仰猜出她不想耽误工作的心思,他并不是不通人情的人,于是说道:现在看吧,我也挺感兴趣的。
那跟我来吧。杨翼带他们进去,类似一个小型电影院,灯光昏暗,你们找个位置坐,我来给你们放。
花诗雨挑了第二排正中间的位置,盛仰坐在她旁边。
屏幕亮起,伴随着舒缓的背景音乐,第一幅画面就是几个七八岁的孩童在村里的青石巷里追逐嬉戏,镜头转向孩童的正面,那是他们天真无邪的笑脸。
而那两个扎着两小辫,手牵手奔跑的小女孩儿正是她和花怡。
这画面一下就*触动了她内心柔软处,鼻尖跟着发酸,几乎没有童年影像的她,从没有想过竟以这种方式看到了童年的自己。
还有村民在桥头卖菜、在小溪里洗衣服、在有风的树下唠嗑的画面,那都是他们曾经平静美好的生活。
直到工人把他们的古宅一点点拆解,把村里的古树一棵棵挖走,大卡车载着那棵古树离开村口时,村民跟在后面追。
村长挥手长叹祝福:大树爷爷,一路走好!
花诗雨难以绷住,孩童时期的她只知道花溪村要拆了,他们要搬新家了,长大后再看时,才反应过来,安宁几百年的花溪村已经不存在了,那些朴实知足的家人早已离开了。
古树被带走,村口搭起了临时的欢送戏台,台上上来一位穿着戏曲服的老太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