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1 / 2)

“阿命,家里没酱油了,陪奶奶去榕树小卖部买酱油。”

大树下围着一群人,似乎是在看手相,岳临漳不喜凑热闹,站在一旁等奶奶。

一阵风吹过,熟悉的香气蹿进鼻腔,与昨晚在祠堂外的小巷闻到的有几分类似,淡雅,清新,似果子成熟的散发的甜蜜,又像花开时的馥郁。

人群中发出一阵惊叹声:“稀奇,稀奇,真稀奇,小伙儿不简单哪,左手五个全是簸箕,右手五个全是斗,非富即贵,将来一定是大人物!”

岳临漳抬眸望过去,穿着白色上衣背着包的男生背对着他,声音带着笑意:“是吧,我爷爷也是这样说。”

岳临漳低头看向自己的手,很巧,与说话的男生相反,他是右手五个全是簸箕,左手五个全是斗,小时候母亲总是跟他说世界只有他独一份,一只手全是斗另一只全是簸箕。

并不是,眼前就有一个跟他一样的人。

大爷又说:“不过你这指甲盖子得洗干净,红色遮财。”

陈挽峥笑道:“这是中国红,挡煞。”

奶奶拎着酱油走过来,“看什么呢?”

“没有,奶奶我们回家吧。”

陈挽峥继续前行,再不走大爷该怨他故意砸场子了。

奶奶领着岳临漳抄近路,近路岔道多,刚过一条马路又拐一个弯,眼前出现一条小河和几个玩水的孩童,其中一个孩子半个身子探向水面,在捡水里的一个皮球。

眼看孩子就要掉进河,岳临漳几步奔过去以最快的速度拉住孩子后背衣服,同一时间,另一边跑来一个人影,一只手抓在他的手腕上。

孩子被拉上来,岳临漳看向那只手,皮肤白皙,指骨修长,大红色指甲油艳得赛过村口的凤仙花,与此同时,那抹香气再次出现。

陈挽峥松开被他错抓的手,没漏下那只手的主人眼里的错愕。

岳临漳那句“谢谢”还未说出口,耳畔响起一声带着笑意的男声:“小朋友,学校没说过放假不许玩水吗?”

那只手倏然收回,岳临漳的目光下意识追了上去,视线攀过清瘦的腕骨,猝不及防撞进一双含笑的眼里,像夏夜骤亮的星星,晃得人呼吸一滞,宽松的白t恤被风鼓成帆,黑色耳机线在锁骨处荡着秋千,那人蹲下身时,发梢沾着细碎的阳光。

他蹲下,捏刚刚那小朋友的脸:“玩水危险,小心我告家长哦。”

小朋友仰着头,眼睛瞪得溜圆:“姐姐你好漂亮啊!”

确实是漂亮,不是脂粉堆砌的艳丽,而是竹刃破雪般的清绝,眉峰藏着三分英气,偏生笑起来时,唇角翘起个狡黠的弧度,这种美自带锋芒,像出鞘的唐刀映着朝阳,自带攻击性,直击大脑,令人过目不忘。

岳临漳扭头不看他,一脚跨进河里将逐渐飘远的皮球捡回来,转身时正好看见那人仰起脖子对着小朋友,他说:“是哥哥,你看,男生有喉结。”

“我以后也会有吗?”小朋友问。

“会有的,快回去吧,以后不准玩水。”

巷子深外传来各家唤孩子回家吃饭的喊声,小朋友们一哄而散,奶奶也在摧促岳临漳回家吃饭。

岳临漳站在陈挽峥面前,将天边霞光挡住,“刚才,谢谢。”

他的声音!

是昨天听到的那个嗓音很适合唱小生的声音,陈挽峥对声音的敏感几乎能到过耳不忘的程度,昨天只闻其声,今天见到本人,更加坚定他的想法。

眼前人眉目如工笔勾勒,偏生骨相里藏着三分侠气,活脱脱是从戏文里走出来的探花郎,这副宽亮清润的嗓子配上这张脸,若扮上纱帽生的行头,怕是能把“琼林宴”唱成满城姑娘的相思劫,唱词里江山锦绣,倒要被他眼波里的流光衬得失了颜色。

思绪回笼,陈挽峥挑眉,“你是孩子哥哥?”

岳临漳老实回答:“不是。”

“那你是他爸?”

“也不是。”

陈挽峥笑道:“那你谢我什么?”

岳临漳这才明白他在拐着弯嫌他客套,一本正经解释:“谢谢你出手,这只是基本社交礼貌,不一定是孩子家长才能道谢。”

“行啊,那你要怎么谢我?”陈挽峥微微歪头,笑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