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1 / 2)
两人往回走,这段路程很短,岳临漳送陈挽峥到宋宅门口,叮嘱完陈挽峥要早睡,自己却没走,直到陈挽峥要关门,才说:“我没有把你跟他们比较过,见到你的第一眼,我就知道你跟所有人不同。”
临睡前,陈挽峥点开来自小师叔的信息:【我要结婚了。】
这个点小师叔的手机一定不会接,点开朋友圈,小师叔的最新一条朋友圈显示相同的内容:两姓联姻,一堂缔约谨以白头之约,书向鸿笺。
配图是两条交叠在一起的领带,一黑一白。
第36章
段晨节后返回小镇,给孩子们带了很多零食,拉着陈挽峥一起送去学校。
“我应该没买少吧?这些够吗?”
“够的。”学生不多,大部分跟随父母搬去市区或其他大城市,留在小镇上学的一个班不足十人。
边走边聊,提及小师叔,段晨显得格外兴奋,“你说宋老师结婚这事,是真是假?”
“难说,他那人,洒脱惯了,结婚这事,要等见到他和他未婚妻才能确定,不过我从来没听说过他有未婚妻。”
“会不会是这次出门谈的?现在流行闪婚。”
突然蹿出来一只黑狗撵着他们跑,陈挽峥拉着段晨往学校逃,宋绍元抄起竹竿赶走黑狗,“你们没事吧?又是这只狗,得想个办法赶出村子。”
宋绍元作为小师叔的堂侄子,听到他要结婚的消息,同样迷茫:“不知道,没听我爷爷说过啊,他应该不可能结婚。”
“为什么?宋老师,是不是知道什么内幕?”
正巧孩子们下课,宋绍元难为情地讲起宋于枫的过往:“他年轻的时候跟村里另一个男人好过,我也是听村里老人讲的,听说闹很大,差点出人命,自此,另一个当事人再也没回过村子。”
“另一个当事人,该不会是姓岳吧?”
宋绍元点头,“对,岳家的,后面两家闹翻,老死不相往来,你看,我教的学生里没有一个姓岳的。”
傍晚,陈挽峥问起岳临漳,岳临漳也说不出细节,“那时我还小,回老家避暑,我只知道小叔跟你师叔走的很近,每次都会带上我。”
“后来呢?”
岳临漳停顿,“不对,不是两个人,应该是三个,我小叔,你师叔,还有一个女生,他们三个经常一起玩,至于后面发生什么,家里人似乎都不愿意提,只知道我叔叔再也没回过村里,中间失联,最近几年才联系上。”
村里的奶奶大婶们消息灵通,据说老村长的儿子通过宋于枫的朋友圈得知他的婚讯,那速度,传的比村头公鸡下了两只蛋还要快,奶奶们凑在一起,那叫一个唾沫四散。
“他倒是要结婚了,也不知道岳大嫂知道后会不会气死。”
“可不是,当年,岳家老二和宋家老三,俩人光着屁股被人发出,啧,好多人看见了。”
剥着豆子的奶奶接话:“都不是什么好东西,俩男的,光着屁股那不是搅屎棍吗?我们村的脸都要被他们丢光了,伤风败俗!”
摇着扇子的奶奶:“七奶,你记错了,不是他俩,还有一个小姑娘,是三个人光着屁股。”
“不可能吧,怎么有三个人?是我真记错了?”
陈挽峥听不下去,撞了撞段晨:“你背包里那个遥控蛇借我用用。”
闲话的奶奶们被草丛突然蹿出来的蛇吓的腰不酸腿不痛了,一个个揣着凳子健步如飞,段晨一脸复杂:“她们说的什么意思?”
“不知道,你觉得梅老师是个什么样的人?”
“唱功深厚,自然、亲切,平和,是位专业的艺术家。”
“你是站在观众的角度看,我跟梅老师生活过两年,那两年,我爷爷生病,他搬过去跟我们住同一个小院,他幽默,风趣,虽然偶尔毒舌,但善良,细腻,我相信我自己所看到的,而不是通过别人的嘴来评价一个人。”
九月中,小镇迎回一位大妈们口中的“绯闻”主角之一,岳临漳的小叔叔,岳庭域。
岳庭域见宋家亮着灯,回家的当晚敲响宋家大门,陈挽峥开的门,见门口站着位儒雅斯文的中年男人,他愣了几秒,很快猜到来者正是岳临漳的小叔叔。
“您是来找我小师叔的吧?”
“我找宋于枫,麻烦帮传个话,叫他出来。”
“他不在,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
岳庭域在门口站着,良久,问道:“我能进去看看吗?”
“当然,您自便。”
岳庭域直奔后院,停在那一排雪片莲前,蹲下慢慢抚摸,“这是他种的吗?”
陈挽峥反应过来,应声:“对,小师叔种的,我帮着浇浇水。”
“你水浇多了,花都快淹死了。”
陈挽峥扯了扯嘴角:“不好意思,我习惯性的每晚洗澡时顺便浇花,好像……是浇多了点。”
“把花给我,我要带回家,再不救它们真该淹死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