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2 / 2)

“殿下可还记得洛将军。”

洛将军?莫非是洛卿龄的父亲。秦砚珩心道。

“当年,洛将军因为战前误杀了一个重要的人,险些引发战乱,圣人因此怪罪于他,这才会将其贬到边疆,至今应当已有十六个年头了。彼时洛夫人刚怀有身孕,也得跟着洛将军受苦。”段大人喋喋不休。

如此看来,洛卿龄应当是自出生以来便生活在边疆。秦砚珩手藏在桌下,悄悄掐指算。

“那位洛将军这些年来身体每况愈下,今年过了春更是病重在床,若再不回京,怕是撑不下去了。”段大人心一横,干脆将目的说了出来,但也只是点到为止。

听闻此话,秦砚珩不禁猜测洛卿龄接近他莫不是想让他开口将洛将军调回京城罢,原来他此前想岔了,还以为洛卿龄也像京中那些没脑子的贵女们一般,想着嫁给他后飞上枝头当凤凰。

知道洛卿龄对自己没有别样的心思后,秦砚珩暗自松了一口气,但心中又隐隐有些不是滋味儿。他可是天底下最最绝色的小郎君,洛卿龄为何不想嫁给他?

秦砚珩此刻完全忘记了自己先前拒绝过洛卿龄的画像,眼下满脑子想的都是洛卿龄为何不喜欢他,她怎能不喜欢他!

“咳咳。”段大人轻咳一声。

许是因着秦砚珩出神太久,段大人一边喝茶一边抬眸看向面前这位锦衣少年,他教导殿下十余载,就从未见过他露出这般诡异的神色——眼前,秦砚珩薄唇微微勾起,却又在下一瞬强迫自己压下嘴角,他不知是想到了什么,甚至还撇嘴眯着眼一脸不悦。

这幅看似苦恼而又夹杂着几分笑意的神情,段大人实在是看不下去,忍不住出声提醒道:“殿下?”

“本王知道了。”秦砚珩蓦地回神,只见他抬手堪堪遮住嘴角,忍住不断下沉的心。他想了想道:“此事急不来,毕竟洛大人当年……其实圣人也算是放了他一马,才将人调去边疆,段大人且先回罢,待本王探探圣人口风,再做决定。”

洛家的事儿秦砚珩略有耳闻,心中也知晓事实并非表面上看的这般简单,因为秦砚珩坚信圣人绝不会做出轻易冤枉人的事。

“那便劳烦殿下上心了,老臣告退。”段大人头也不回地起身离开。

*

同一时刻,隔壁戏园。

洛卿龄心不在焉地看着台上的戏,耳边呕哑嘲哳的,令人有些不适,可身旁段青意看得正起劲,身体不由得跟着戏子摆动,似是入了戏里,周围观众亦是。

隔壁马场似乎没了动静,也不知段大人有没有和秦砚珩说起阿耶的事儿。洛卿龄心中沉重,自然是看不进眼前的戏了,只见她左右看了看,悄声起身离开,没有打扰沉浸在戏曲里的段青意。

戏园内廊庑细长,延伸至院子深处,竟看不见尽头。洛卿龄心里乱糟糟的,也不管这廊庑通向何处,她径直往前走,只当做散心。

“我听闻前不久圣人又翻出那个陈年老账,这次竟然还暗中派了不少官兵南下,也不知圣人是不是查到了什么。”

隔着花窗,有人说话声传来,音量不高,却正巧被洛卿龄碰到。

她本不愿理会,毕竟京城的官事可不是她一个边疆女子能随意触碰的,还是走为上策。

“昨夜听我家那位说,当年洛将军的事儿有蹊跷,圣人有意让容安亲王彻查此事,不日便要启程南下。”另一道声音响起,随后衣料摩擦声传来,二人似是凑近说话,刻意压低了音量。

“说是南巡,实则是为了查明那件事!”

洛将军?

是阿耶!她们说的旧事……阿耶曾与她提起过,当年阿耶在战前失手杀死了一个重要的人,圣人一气之下将他贬到边疆十余载。

莫非真相并不像阿耶所说的这般简单?

第42章 食恶果被鬼上身的戏子

洛卿龄止住脚步,左右看了看,此刻廊庑下只有她一人,无人察觉自己的行踪。只见洛卿龄贴近墙边侧耳倾听,房中二人继续说起此事。

“当年我家那位与洛将军也算是交情颇深的同僚,战前他曾提醒过洛将军莫要轻信那人,可谁知……”女子说到一半便连声叹气,“如今这事儿过了将近二十年,该死的也都死光了,就算活着也早就布局好了一切,洛将军又如何能翻身?”

“是啊,京中谁人不知洛将军当年极好的一个人,如今这结局可谓是令人唏嘘,”另一人附和道,“只能盼望着容安亲王此次南巡能找到些线索,替洛将军平反冤情罢。”

阿耶只是失手杀人,又何来冤情一说?

洛卿龄顿觉浑身一阵冷意,像是落入冰窖一般,双脚冰凉挪不开身。莫非阿耶当年并非失手,而是被人陷害的么?且听房中二人言外之意,京城内似乎有不少人知晓这是件冤案,又为何无人替阿耶出头,让阿耶凭白被人冤枉十余载,至今无法回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