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2 / 2)

“这下知道烫了?”圣人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朕两月前便下令让你准备南巡一事,拖到今日还未有任何进展,你说说你……”

“父皇,您又不是不知道这两月京中有妖怪!”秦砚珩堵住双耳,一脸不悦。

听闻,圣人“哦”地一声,语调上扬,揶揄道:“原来是跟着洛家的小娘子悠闲了两月啊,你母后日日头疼你的婚事,不久前那堆画像朕听闻都被你扔出房门了?里面不是有那位洛娘子的么,如今你怎又主动黏上去了?”

“我哪有!”秦砚珩浑身上下嘴最硬,他顶撞回去,“我不过只是因为……因为……”

金龙剑的牵绊一事若是说了出来,怕是不出一个时辰便要捅到母后那了,到时以母后的性子定会突然给他和洛卿龄赐婚。如今他二人不过只是因为金龙剑才凑到一起,根本谈不上为了成婚而相处,因此这事决不能说出去。

“罢了,你小子比我年轻时还别扭,朕也懒得说你,自己慢慢琢磨去罢。”圣人大手一挥,越过这个话题。

“眼下金吾卫刘大人之妻横死花园一事已传遍京城,死者乃朝中官员女眷,朕指派你亲手调查,务必在三日内给朕了结了这案子。”

秦砚珩一改方才嬉皮笑脸的样子,转而一脸正色地接旨,随后撩袍离开大殿。

“臭小子,”圣人突然出声,语重心长道,“若是心里定了下来,就早些带人来让父皇母后看看。”

快要跨出殿门的秦砚珩忽地止住脚步,他并未回头,只是伸出右手曲了曲四指,以示赞同之意。

身后大殿上,圣人端起茶盏喝了一口,看着自己这位小儿子逐渐远去的背影,暗自摇了摇头。他年轻时可没有这般别扭,那会儿刚与皇后成婚,许下一世一双人的约定,彼时所有人都劝他身居高位莫要幻想爱情,及时填充后宫才是正道。

当时他是怎么说的来着?

皇后乃朕这辈子唯一的妻子,不止这辈子,往后三生都是。

思及此,圣人低头笑了笑,神色与秦砚珩平日的样子格外相仿,只是略有些苍老。自己亲儿子是何模样,作为父亲定是了如指掌的,若他心里不接受那位洛家的小娘子,定是看也不看一眼,更谈不上与人日夜不离地捉妖。

“就是不知这小子何时才能开窍。”圣人呢喃。

“小殿下自幼聪慧,圣人不必多忧。”赵公公端着茶盏走了过来,替圣人斟茶。

圣人点点头,面上带了几分愁容:“只是这位洛家的小娘子,当年是朕冤枉了洛将军,才导致如今洛家进退两难的境地,就是不知那洛娘子恨不恨朕。”

“当年毕竟事发突然,圣人您来不及查明事实也是情有可原的,又怎能将此事全都揽到您身上?”赵公公在圣人身边久了,十分清楚这位圣人的脾性,胆子便也大了起来。

“此事非同小可,朕早就打算派小殿下南下查明了,不过听闻那位洛家的小娘子也想跟着砚珩一道南下寻当年的真相,”圣人摩挲着下巴,有些苦恼地看着赵公公,“你说,朕该以何名义指派洛家小娘子跟着砚珩南巡?”

*

大理寺。

“珩阿兄……”

宋玉台摸了摸后脑勺,看着坐在大理寺卿位置上的秦砚珩,讪讪一笑。他这个表兄虽说平日里喜欢与人玩闹,但有一点完完全全与圣人相同,那便是在正事儿上绝不疏忽。

性格和圣人有十分相像的秦砚珩此刻正坐在堂上翻阅卷宗。

“刘张氏,金吾卫刘大人之妻,出身阳城商贾张家,”秦砚珩垂眸看着手中的竹简,语气不紧不慢,“一个平日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妇人,究竟是得罪了谁才被痛下杀手,埋于花根?”

如此奇特的埋尸手法,这么多年来倒是京中头一例。

秦砚珩卷好竹简,令人将刘大人的妾室卢氏传唤到堂审讯。只见那卢氏被人搀扶着走进来,柔柔弱弱的,看外表并不像凶手。

堂中,卢氏颤抖着身子慢慢挪到堂中站好,等着秦砚珩问话。

“卢氏,你最后一次见到刘张氏是什么时候?”秦砚珩背靠座椅,眼皮懒懒的。

听闻堂上人说话,从进门起始终低着头的卢氏有些讶异,她暗暗抬眸瞟了一眼这位传说中的容安亲王。少年玉冠束发,丰神俊朗,的确如传闻中说的那般是位面如冠玉的小郎君。

卢氏不禁心中一颤,原先紧张得发抖的身子此刻却突然平静下来,她轻咳一声做出一副柔弱的表情,掐着声音说道:“奴不记得了……”

“正常说话!”秦砚珩瞪了卢氏一眼,冷声喝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