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枝 第38节(1 / 2)

二妞和大牛跟了三里路,才依依不舍地停下。

清枝又捞开布帘,朝着他们喊道,“要听大爷的话!”

二妞朝着他们猛挥手,心里暗暗道了一句,“张二哥,我一定能变成你说的那种人。”

就在昨夜,她推开徐闻铮的房门,沉声说道,“张二哥,咱俩再杀一局?”

徐闻铮点头,“好。”

二妞麻利地摆开阵来,这一局她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每落一子都慎之又慎,却终究还是败给了徐闻铮。

她不由得叹了口气。

没曾想,徐闻铮却夸赞道,“虽还稚嫩,但已有杀伐果断之资,你有将帅之潜能。”

闻言,二妞神色骤然一肃,问出那个藏在心底,却为世俗所不容的问题,“为何女子不能如男子一般,建功立业?”

这个问题,她埋在心中已有些时日,从不曾与旁人说过,即便是最亲近的清枝姐,她也不曾提过半个字。

可她却觉得,眼前的张二哥,或许能容下她这份悖礼的心思。

徐闻铮的声音沉而稳,像块浸透雨水的青石,“这世道如此,非女子之过。”

“但若你够强,这世道便拦不住你。”

……

二妞回家路上,忽觉得这个山村变得渺小,她看着山林的鸟儿在空中盘旋,问道,“哥,你说鸟儿飞的时候,心里可会有个准地方要去?”

大牛愣愣地回应了一句,“什么?”

二妞不再多言,眸子里却燃起了光彩。

她想,总有一日,她会飞出这万水千山,奔向更辽阔的天地。

第32章 岭南行(三十一)清枝在上面?

清枝觉着,小侯爷似乎急着赶往岭南,一路上行程排得极紧,她们这段时日,几乎日日都在船上颠簸。

船行十二日,终于抵达了赣州城。

清枝刚踏上岸时,仍觉着脚下发虚,仿佛地还在摇晃。阿黄登船时还兴致勃勃地,追着江鸟在甲板上撒欢,可到了第三日,它便蔫在舱里,再不肯动弹了。

不过清枝到底是年纪小,没一会儿就缓过劲儿来。

这赣州城里汉人,畲民和客家人混居,连街边叫卖的吃食都透着新鲜,与她从前见过的地界大不相同。

街上挤满了南来北往的商人,酒楼茶肆林立,中原客商与本地人摩肩接踵,巷弄里官话土语交叠在一起,忽高忽低。

路过书院院墙外时,能听见朗朗的读书声。擦肩而过的乡下畲族姑娘,穿着花袄子正在赶集,背篓里的彩布堆得沉甸甸的。

清枝被沿街各种从未见过的吃食和小玩意勾住了心思。张钺催促了两声,她才恋恋不舍地放下手里的彩绘泥人,小跑着追了上去。

这次客栈选在了巷尾。

这家客栈虽有些冷清,但好在雅致干净。

清枝推开窗户,一股湿冷刺骨的风便入了窗,激得她打了个寒颤。

她忙不迭地合上窗扇,将刚置办的一件交领羊裘挂在架子上,用软布条轻轻拍打。这是前几日客船停靠吉州时,她见天气骤冷,匆匆在城里买的。

忽地,外面开始下起雨来。

雨打窗棂,细响声隐约传入耳中,清枝想起小侯爷今日偶然提了一句,赣州城里有一种特色吃食,名叫酿豆腐。

待收拾好羊裘后,见天色尚早,她便撑了把油纸伞出门,穿过两条湿漉漉的巷子,总算寻到了那传说中的酿豆腐。

她立在店家旁边瞧着,见店家将鲜豆腐中间挖空,加入猪肉糜,鱼茸和香菇末,煎至金黄后再放入汤中煨煮,收汁后撒上葱花。

“小心烫。”店家将酿豆腐用油纸包好递给清枝。

清枝接过,轻轻咬破豆腐一角,滚烫的汤汁便溢了出来。这豆腐表皮薄脆焦香,裹着柔软绵润的肉馅,鲜香在唇舌间久久不散。

她朝店家说道,“我再要两份,带走。”

“好嘞!”

店家应声,麻利地用晒干的荷叶包好递了过来。

清枝拎着热腾腾的荷叶包往回走,香气止不住地从叶缝里钻出来。

雨下得愈发绵密,不一会儿就打透了整条巷子。

她踩着青石板上模糊的倒影,不急不缓地走着。巷子冷清,只有她一人。

回到客栈,清枝轻轻叩了叩徐闻铮的房门,见无人应声,她推门一看,屋内空空如也。床褥平整,桌上的茶水都未曾动过,倒像是间没人住过的空房。

她放下尚有余温的酿豆腐,转身又去了隔壁,发现张钺也一同消失了。

窗外的雨点子忽然大了些,打得瓦檐噼啪作响。

清枝强压下心头那丝不安,心里暗忖,他们定是临时有急务需要出门,总不会平白消失的。

……

此时,徐闻铮和张钺正策马奔驰在雨幕之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