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2 / 2)
去诃云府运粮的士兵回来,粮食却丢失的消息,士兵们本来是不知道的。
可他这么一说,士兵们就开始猜测了。
“为什么要去济纳府运粮?”
“我们出来的时候,皇上不是早就让人把粮食运到了诃云府吗?”
“是啊,难不成诃云府的粮食也没了?”
“所以才要去济纳府运粮?”
大家已经有三天没吃东西了,“到济纳府去运粮?来回可是要上十天的。”
“那,那我们这十天吃什么呀?”
他们现在饿了只能喝水了,肚子里早就什么都没了,要是十天不吃饭...他们得被活活的饿死啊。
士兵们开始闹事,各统领抵抗不住,只好来找海拉苏。
“将军,士兵们开始闹了...”实际上,这些统领也很郁闷,三天不吃饭光喝水,他们也撑不住啊。
而且这三天,大祈士兵还时不时的过来突袭一番。
几次突袭,大祈都占了上风,谁也不知道大祈什么时候会再次围杀他们。
海拉苏也没有办法,粮食凭空消失了,他又不能凭空变出来吃的东西,“各位统领,你们有什么办法吗?”
统领们互相看着,他们能有什么办法。
不过人多嘛,总有人会有想法。
“将军,要不我们撤回到晋微山附近吧。”
“为何?”海拉苏问。
那名统领回答,“晋微山上有野菜,野味,旁边的甘渭河里也有鱼有虾有河蚌。”
“而且那里路窄,大祈想要攻打也有难度。”
负责回诃云府运粮的那位统领附和道,“我们从甘渭河旁边走,河里确实有不少鱼,而且都是大鱼。”
这个时代的江河生态环境好,鱼的种类和数量都多。
“也好。”海拉苏沉声决定,“那就传下去,按着顺序撤退,全部撤道甘渭河。”
他们在准备撤退,而凌婵她们则回到了大祈军营。
大军扎营最是熟练了,原本在十里地之外的军营,现在稳稳的扎在了新地方。
“这几天,我们时不时的去突袭一下,每次都能损耗大赫不少人。”刘弘这三天的心情十分高涨。
“那怎么不乘胜追击啊?”刘坏玉问。
刘弘呵呵笑道,“你啊,不懂行军的道理。”
“若是我们一下子追得太紧,粮食箭羽跟不上,岂不是让兄弟们受苦?”
“所以要循序渐进,徐徐图之嘛。”
刘怀玉扁扁嘴,“那,万一大赫缓过神来呢?”
刘弘胸有成竹的抬着脑袋,“大赫军营里没了那么多粮食,肯定是要向朝廷要粮的。”
“朝廷的粮...哪里有那么快送来?”
“就算是跟周围的府城要粮,那也要主将的手信,可巴尔虎已死,哪来的手信?”
“没有主将手信,各府城的知府,最多意思意思的给上几十驾马车的粮食。”
“可这么点粮食...”刘弘摇着头,“根本派不上什么用场。”
他的说法跟凌婵刘怀玉她们去诃云府看到的一样,这下刘怀玉没疑问了。
“你们这三天是去哪了?”刘弘问。
凌婵喝着茶,“去诃云府了。”
“你们去诃云府了?”刘弘微张嘴巴,看向刘怀玉,“你们进去了?”
刘怀玉点头,“当然进去了。”
诃云府的守卫严格,但是她们会‘飞’啊。
“诃云府里情况如何?”
刘怀玉微怔,她一心就盯着运粮的士兵了,倒是没太留意诃云府里怎么样。
“诃云府里,一切正常。”凌婵放下茶杯,她在诃云府里绕了一圈的,“百姓们似乎并不担心战争对他们有影响,正常生活,安居乐业的。”
“想来,他们觉得大赫这次...胜券在握了。”
和大赫不同,大祈的百姓闻战争色变,尤其是离边境最近的五方县。
边境这么多年的战争,五方县百姓已经所剩无几了,留下的都是些年纪大的老者。
他们对家乡存有感情,不愿意离开,但是他们的子孙辈都迫不得已的离开了这片故土。
这些子孙流落到大祈各地,心中念着故土,却很难回来了。
留在五方县的老者,大概每一日都是怀着必死的决心在生活吧。
“明日继续围杀大赫军营。”刘弘红着眼睛下令。
“刘将军。”萧瑾进入营账,“刚才探哨来报,大赫大军正在撤退。”
“撤退?”刘弘倏地站起,“他们准备撤回诃云府?”
想着大赫不可能不战而败,刘弘摇头否认了自己的想法,“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