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2 / 2)

周静把盛好的汤碗放到温焰面前,叹气道:“可不是嘛!儿科就是战场,一年到头,感冒发烧拉肚子,就没消停的时候。家长一个比一个急,孩子哭闹哄不住,我们忙得脚不沾地是常态。特别是病毒流行季,走廊上加床都排满了,那真是连口水都顾不上喝。哎,习惯了,干这行就得有这份心,看着孩子遭罪,家长着急,我们心里也不落忍。”

温焰点点头,用勺子搅着碗里的汤:“是真的不容易,我们办案有时候都头疼,你们天天面对生病的娃娃和家长,压力更大。最近有没什么特别的事,比如有没有遇到特别难缠的家属?”

周静坐了下来,给自己倒了小半杯啤酒,想了想说:“哪天都有几个不讲理的。不过要说特别难缠的,前段时间是有个家长,孩子就是普通病毒感冒,非说是我们给治坏了,闹得挺凶,堵在护士站骂了好久,我们只能陪着解释。还好后来院领导介入,才算平息了。你说这些家长,心疼孩子我们能理解,但也不能不讲道理乱扣帽子啊?”

温焰听着,追问道:“那孩子后来呢?”

“按医嘱治疗,孩子好了就出院了呗。本来就是普通感冒,还能怎样?”周静答得很顺,“那种闹事的,往往是自己心里有疙瘩,或者想讹点什么的,我们见得多了。”

她摇摇头,夹了块鸡腿肉到温焰碗里,“吃菜啊,汤都要凉了。别老想着工作,今晚放松放松,老魏特意请大家来就是想让你们缓缓劲儿的。”

温焰笑了笑,“谢谢嫂子。”

她没再继续追问下去。周静的回答听起来没有漏洞,情绪表达也很合理,就是符合一个资深医护人员对自己所在机构的本能维护。

饭吃得差不多了,大家又聊了一会儿天,主要是魏源和郑林、小张在说,江远舟话很少,只是偶尔被点到名时才应一两句。

时间不知不觉快九点了,魏源又开了两罐啤酒,递了一罐给温焰。

温焰摆摆手:“魏局,我真不行了,待会儿我还得叫代驾呢。”

魏源看着温焰微红的脸颊,又看看旁边的江远舟,“叫啥代驾啊?小江,你跟温焰是不是住一个小区?”

江远舟点了下头:“对,我俩就对门。”

“那正好”,魏源一拍大腿,“温焰不能开车了,你负责把她安全送回去,多方便。”

温焰下意识地想拒绝,但当着领导的面拒绝同事帮忙,又觉得不近人情。

她瞥了江远舟一眼。他脸上没什么表情,只是淡淡地回复:“好的,魏局。”

后面大家又坐了几分钟,便起身告辞。魏源和周静一直把他们送到楼道口,热情地嘱咐路上小心,有空常来。

——————————

温焰上了江远舟的车,打开了一点车窗,凉风灌进来,稍微驱散了点酒意。

大概又开了五分钟,江远舟忽然喊她名字。

温焰没转头,看着前方的路,“嗯?”

江远舟:“你有没有觉得,魏局和他爱人,今晚有点不对劲。”

温焰一愣,下意识地反驳:“哪里不对劲?周静不是很热情吗?魏局也一直挺好啊。”

江远舟停顿了几秒,“热情是表象,细微的表情和肢体语言骗不了人。比如当你问起医院儿科的情况时,周静的眼睑有多次快速的下压,这是瞬间的防御或抵触反应。而魏局在你追问孩子后续情况时,他放在膝盖上的手,食指也蜷缩了好几下,虽然动作很微小。”

他的声音很平稳,就像在做学术分析。

温焰皱起眉,努力回想饭桌上的细节,却发现自己没太留意这些小动作。

“还有王美丽这个案子。从李景龙突然‘自杀’,到我们找到黄德芬,却发现那些家长已经彻底放弃申诉准备离开,每一步的关键线索都在我们即将触及之前断掉。你不觉得,背后的人,对警方的行动节奏掌控得太恰到好处了吗?”

他趁着等红灯的间隙,侧过头,认认真真地看着温焰,“如果这个案子有内鬼,他一定能掌握警方这边所有的行动细节。那他的层级,比我们想象的要高?”

江远舟的话指向再明显不过,他在怀疑魏源两夫妻。

温焰想说魏源为人正直,一直提携她,不可能做这种事。但这个反驳,在江远舟提出的细微观察和一连串“巧合”面前,有点苍白无力。

直到晚上睡觉的时候,江远舟的话还像魔音一样在她耳边反复回响。

她觉得脑子里有两个声音在激烈地争吵。

一个声音在嘶吼:那是魏源,一直支持你、信任你、鼓励你的副局长,你怎么能怀疑他?江远舟他懂什么?他就是个搞心理的,也许还因为过去的事对你有怨气。

另一个声音却冰冷而坚持:温焰你要用证据说话,那些反常的细节怎么解释,案子线索断得彻底巧合怎么解释?江远舟的专业素养,恰恰是他不会感情用事的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