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1 / 2)
公交车上一般没什么人,有也是昏昏欲睡的老爷爷老奶奶,空位很多,她能抱着书包在最后一排坐一段路。
这边的风景荒凉,房屋都矮矮的,一路经过各种各样的厂,以及脏兮兮的、没戴项圈的狗。天在这里有点发黄,直到看见一座高耸入云的化工塔,再过三站,就到路口了。
公交站后面是一个工业园,还有一家小小的商场和廉价快捷酒店。顺着向前走十分钟,是反腐倡廉教育基地,绕一圈转过去,就是会见登记室。
那几年纪委监委抓得严,落马前有头有脸的人物,许多都关押在这处。有时还会碰见几位眼熟的家属,只不过如今都互相当没看见,不怎么寒暄问好了。
进了等候厅,先排队拿号。窗口分两边,还没叫到名字,时闻先去了人少的右侧窗口。
从书包里拿出语文课本,在《归去来兮辞》那一页夹了个白色信封,信封里面整整齐齐一千块人民币,她倒出来,连同身份证一起递给玻璃后面的狱警。
一个月探监一次,一次只许存一千,供收监人员在里面使用,可以买书、水果或者其他消耗品。
时闻每个月都准时来。
等候叫号的时间,她一般都用来背古诗词。数学、英语都有把握,理综也还过得去,就是高中语文没怎么学过,要多费心思。
等不多久,被叫到号的去窗口登记身份,狱警通知里面的人。家属存放随身物品,到门口排队,准备一拨一拨过安检进去。
安检好几道关卡,弯弯绕绕地进去,里面又是一个等候厅。所有家属都翘首看屏幕,寻找收押人员的姓名,以及相对应的会客编号。
在标着编号的座位上坐下,有时是时鹤林等她,有时是她等时鹤林。
玻璃厚得像冰墙,冷而封闭,只能通过话筒传递声音。
仅有短短三十分钟。
时闻没有时间哭,要笑,要抓紧说话,要令阿爸放心。
时鹤林剃很短的发,两鬓都花白了,眼窝深深地凹进去,眼镜换成了监狱规定的廉价树脂框架。看起来苍老落魄,但仍强撑着些许精神。
他听得多,说得少,也不关心外界的风风雨雨,只问她申请学校的进度如何,什么时候启程飞过去。
“你要听话,到了那边,就照阿爸交代过你的那样,好好念书,好好生活,不必牵挂阿爸,也不必再回来。阿爸在这里……一切都好,起码不用再提心吊胆。阿爸徒劳半生,如今只盼你平安顺遂,别的都是其次,囡囡,你一定要保护好自己。”
线路有监听,话不能剖得太明白。
时鹤林每每这样嘱咐,时闻都是抿紧了嘴唇,忍着哭腔“嗯”一声,并不多说其他。
她原本打算等一切尘埃落定之后,再向父亲坦白。结果永远没等到这个机会。
三十分钟转瞬即逝。
狱警点着编号,赶人雷厉风行,要腾位置给下一批家属。
时闻频频回望,时鹤林嶙峋的身影早已淹没在灰色囚服的队伍里。
从监狱偏门出来,时近正午,日光渐毒。时闻天生皮肤薄,过个马路的功夫,都晒得耳根泛红。
她随人潮回到会见登记室,用手环锁把书包取回来,翻着手机查看最近一班公交车还有多久,心想还能赶得及回学校附近吃个小馄饨作午饭。
工业区绿化做得潦草,树瘦得可怜巴巴,很长的一段路头顶都没有荫蔽。
出门口打开遮阳伞,戴好耳机,点开音乐软件。
然而没走两步路,伞面就被掀开了。
少年清爽的气息,携着凉风扑面而来。
霍决摘掉她一边耳机,弓身钻进她伞里,将伞柄接到自己手中。
耳机里正播放着「thelastdayofsummer」的冗长前奏。清晰锋利的吉他solo,结合含糊的贝斯与鼓点,营造出迷幻的热夏末日感,将一瞬间拉得很长。
霍决穿一件白tee和一条工装裤,高而清瘦,大概是刚从冷气车厢下来,指尖还带着凉意,点了点她的眼下痣。
“兔子。”
那双眼透出几分目不转睛的灼烧感,声音也是低低沉沉的,“哭什么。”
时闻怔愣片刻,拿手背揩了揩眼尾,嘴硬道:“……没哭。”
他那位长相凶悍的斯拉夫保镖不在。不知是没跟着,还是隐在暗处。大概率是后者。
伞下闷着两人的呼吸,默不作声对视半晌,霍决抓住她手腕,要带她往前走。
“啊。”时闻蹙眉,小小痛呼一声。
——她头发被卡进伞骨里了。
霍决刚刚顾及她,特意将伞面往她的方向倾斜,没想到反而弄巧成拙。
于是伞柄又回到了她手上。
“别动。”霍决双手扶住她面颊,笨手笨脚帮她整理。
身高差太大,时闻需要微微踮脚配合。伞面翻开,滚烫的光都淌了进来,汩汩地将他们包围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