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2 / 2)

他等着对面在那封罪己诏后浩荡来袭,打出帝王应有的气势,于是和段煨合作,布置下了一整套能够及时驰援任何一处的防守。甚至趁着时间还有多余,把沿河布置的烽火望楼以及投车等器械,全都重新加固了一番。

结果他们的这一番准备,竟好像是准备给了瞎子看。对面别说是正式发兵了,连试探都不见得有一下!

这算是什么情况?

总不能是,对面的那群家伙觉得天气太冷了,不适合在这个时候出兵,准备延迟到开春再动手吧?

又或者是希望贾诩这边的守军长期戒备紧绷,会露出疲惫的破绽,到了那个时候,正好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得手?

上游的冻结,让眼前的这段河流愈发平静,像是冬日的温度也带走了河流中沸腾的力量。

贾诩望着这一番景象,陷入了沉思。

却不知他此刻在江边吹风受冻,刘秉则已热得冒汗了。

他睁大着眼睛,看着眼前这座被启动的铁监,也望向这古代的冶铁高炉。

炉膛上被热力烫出的赤红色,倒映在他的眼中,伴随着那一阵阵叮叮当当的声响,让人明明身在炉外,也好像被一并投入了那大炉中烘烤。

他伸手抹去了额上的热汗,目不转睛地向着前方的一处凝视着。

在他身边的铁匠也是眼神发直,却是连汗都顾不得抹去,只向刘秉热切地介绍道:“还是要多亏陛下让石炭能烧得这样好,之前总把冶铁口给堵住了,反而出不来好铁,现在温度上来了,不仅铁水出来得快,另有一项事情也比早年间容易!”

“您看——”

他伸手指向了铁监的其中一处,“那是我们炒制熟铁的铁塘。”

刘秉点头称是。虽然其实他也没看懂,为什么要把好像没凝固的铁水暴露在空气中,配合“泥巴”翻炒。反正按照这个铁工说的,就是让铁矿中的杂质减少呗。这句他能听懂。

这里炒来炒去折腾好的熟铁,被挪去了下一处地方,打造成了兵器宽度的铁片,摆在了模具当中。

铁匠也已随即说起了下一个步骤,“这里,我们会将生铁压在熟铁上,让生铁水往熟铁里流,兵器就会比之前更锋利。”

“……啊?”刘秉又正了正色,觉得自己不该露出这么无知的表情,只问道:“这与石炭有何关系?”

铁匠满脸写着敬仰,浑然不知眼前的这位就是个冶铁上的白痴,对这些知识一窍不通。

他激动地解释道:“这生铁熟铁彼此交融,是需要控制火力和温度的,只能让生铁融成铁水,熟铁却要保持原样,若是木炭的话就要时常断火,生产出来的铁具操作不当,就还不如从前。但现在不同——”

“现在新出的剑,远比之前耐用得多,而且已出产了好几批了。陛下,咱们现在要不要多弄出一批好剑来?”

“就是这铁……”

又要供给渡河桥梁的铁锚,又要打造兵器,肯定是不够的。

打造也需要相应的时间,真这样做的话,出兵也肯定要比之前晚。

还是需要陛下来做个定夺。

他小心地偏过头望去,只见刘秉的脸色被这炉膛的火映得通红,也仿佛是透着一层血色。

铁匠顿时意识到,自己问出这句话的时候其实已有些冒犯了。

他们想要精益求精,可对陛下来说,是要尽快夺回帝位,耽误不起时间。

但没等他将先前的那句话撤回,就听到了刘秉坚定的答案:“把剩余的铁矿,全用于打造新的兵器,但我要你保证,这一批兵器,会比之前的更出色更耐用!”

“那铁制地锚……”

刘秉咬牙思量了一番,答道:“我或许知道,它该如何做了。你们的这番冶兵改良,或许是一件两全其美的大好事!”

他抱着两柄淬过火的长剑走出铁官后,便找上了荀攸,将自己的想法说出在了他的面前。

荀攸接过了其中的一把剑,细细地打量着上面的纹路,心中又是一震:“陛下真不怕,这耽误的时间里,董卓会先做好更多的准备,让我们的渡河之行变得更加困难吗?”

这铁剑的改良,像是因陛下所执掌的天命,宛若天赐地出现在了他的面前,却又何尝不是一种拖累呢?

刘秉摇了摇头:“但我知道一个道理,叫做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个器字,不仅是兵器,也是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