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1 / 2)
现在,他可以暂时安心些了。
袁绍和曹操折返汝南,能为洛阳重建带来一批财货,不必总让河东卫氏当肥羊。有袁绍的承认,和曹操的默认在,再加上洛阳百姓尽在董卓手中,他这皇帝的位置当得愈发稳固。
当然最重要的是,真正的皇帝,刘辩本人已经承认了这个事实,也成为了他当下最有利的证人!
接下来他要做的,就是让眼前的洛阳重新回到正轨,也回到他新建的秩序当中,用新的规则来取代老的条例,减少身份遭到质疑的可能。
而这先安洛阳,再讨董卓,也确有其必要。
他缓缓地走到了窗前,推开了木扇,屋中的热力很快便与窗外的冷风在交汇处形成了阴阳两极。
这冬日,对于他这样因步步为营而紧张的人来说,当然是个好时节。
但对于大部分的百姓来说,它也是个要命的时候啊……
……
就连此刻被董卓裹挟着逃往长安的刘协,都不免因冷风而打了个寒颤。
奈何军队动身仓促,更多的位置留给了劫掠来的财货,以至于军中炭火严重不足,根本供应不上取暖。他也只能裹紧了身上的衣服,试图从衣衫中汲取到一丝暖意。
一双年幼的眼睛里,似是因恐惧和愁绪,显得要比实际年龄早熟了一倍。
他朝着马车外看去,只见不少年龄偏大的朝臣面色青白,显然是因旅途颠簸和冬日的严寒遭受着莫大的折磨,尤其是年纪最长的荀爽,已眼看着接连咳嗽了好几声,急得蔡邕连连跺脚。
幸而有唐姬因同出颍川,和荀氏有旧,得了荀爽的照拂得以保全,现在又反过来照顾起了荀爽的起居,还能在旁边帮上一些忙。
但这显然不是长久之道。
“不行,不能再这样下去!”刘协努力攥紧了拳头,鼓起了勇气,试图将董卓出逃那晚杀人的场面从脑海里抹去,随即跳下了马车,向着董卓和李儒所在的方向走去。
可他身为陛下,却先被董卓的侍从拦截在了外面,不让他再向前去。
刘协稚嫩的脸上顿时窜出了一抹怒色,却又忽然目光一变,投向了董卓那边。
他惊见,董卓此刻的不给面子,似乎并不是因为他对皇帝无礼,而是因为,此刻正有一路后方的败军追上了他们的脚步。
这一众败军之中,为首的将领不是别人,正是董卓的弟弟董旻。
也正是他,给董卓又带来了一个坏消息。
“你说什么?”董卓瞪着眼睛,向董旻质问,“你怎么能把那个假刘辩给丢了!”
他怎么能干出这么好笑的事情!
若是董旻他是不慎被袁绍曹操等人打入了虎牢关,在逃亡之时弄丢了假弘农王,也就算了,董卓自知这种事情下能保全性命就是好的,不能再要求更多。结果听听他说的什么!
他说,自己只是在收到消息先行撤兵的半路上,遇到了一支横空杀出的队伍,都没看清对方到底有多少人,就已经加速逃窜,仓皇之下把“刘辩”给丢了。
这算什么?
“你到底知不知道他有什么用?袁绍说他是假的那又如何,等我们重新在关中站稳脚跟,有的是办法继续利用他指认对面那个是假的!要让刘协继续保持正统,一个假货我还养得起!现在又得上哪儿找这样一个合适的人。”
董卓忽然留意到了董旻脸上的欲言又止,心中一记咯噔:“……你不会还有其他的坏消息,要带给我吧?”
董旻尴尬地看了眼李儒,像是传递了某种希望他来求情的信号,又重新看向了董卓:“是……是这样的,徐将军为我断后,晚了一步抵达的函谷关,留守于此地后让人快马疾报,给我送了个消息。说是——”
“那个真的弘农王已从洛阳火场中找回了传国玉玺,向司隶宣告身份,那个假的……已被那位皇帝恩赏,不仅将刘辩这个名字赐给了他,还给他封了个荥阳王的名号,以全他为陛下蛰伏京中假扮身份的情义。”
所以,大哥还想指认对方为假冒,好像已经,没有可能了。
董卓:“……”
他头一次觉得,自己的弟弟长得如此人憎鬼厌,鼻歪眼斜!
第61章
董卓的太阳穴突突直跳,费力地想要克制自己的怒火,却终于在董旻看似认罪、实则无谓的模样面前,彻底变成了火山喷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