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2 / 2)

张机余光之中,瞧见那一旁的士卒往另外一边的隔间看了眼,对着他微有示意。他不动声色地挪了两步,就见这头的隔间内,一名年岁不大的孩童正蜷缩在角落,看起来没有多少声息动静,让人不由心中一紧。

再回看先前那吵吵嚷嚷的家伙,张机已隐约有了个判断。“把他放出来吧。”

“他这……”

“我不会把他带离太远的,只是换个地方看诊。”张机一转头,就见那男人“趾高气昂”地踏着大步走了出来,又立刻提醒道:“你叫杜长是吧?”

“对。”

“我让你出来不是因为你说的话确有道理。各人体质不同,疫病的表现不同,哪里能用一个药方下去,就药到病除!”

他也没那么离谱,才来到这里,就开始用人来试药。

“你病症最轻,起码先将你治好了,放一个人出去,让大家安心吧。”

他随后又在六疾馆中走了一圈,发觉如同杜长一般病症有自愈迹象的,其实并不少见,看来汤药浓煮热呷,加上补充豆类与肉食,对于病人确有好处。陛下名为手段保守,实则也算是另一种对症下药了。

但正如他查验杜长脉搏所见的那样,此番疫病作用于肾肺,光靠着吃饱喝足,还远不足以解决问题。

站在抓药的木柜前时,张机就已慢慢严肃起了面容。他的眼前闪过了先前所见的种种,那些过往的医案与通读的医术都在他的头脑中碰撞,试图撞出一条出路来。

“伤在少阴,驱邪补气……当以地黄、山茱萸、茯苓、泽泻……”

他的声音停了下来,面上闪过了一丝迟疑。他总觉得这其中还差了一样什么,可不知为何,那个想法在他的脑海中转瞬即逝,没能被他成功捕捉到。

按说以那杜长的体魄,就算少了一两味药材,应当也不会太影响结果,或许可以先试一试再行调整。但一想到陛下的那句“天命”,他就觉得自己绝不能草率行事,将就敷衍!

也就是在此时,他忽然听到背后有一个声音传来,“再加一味薯蓣如何?”

张机回头,就见一名风尘仆仆的疾医,在一名士卒的带路下,出现在了他的身后。那人见他看来,又重复了一遍:“再加一味薯蓣,你看如何?”

薯蓣……

张机顿时面露恍然:“对!我就说我漏掉了什么!原来是它。”

他疾走两步,走到了来人面前,连忙问道:“不知足下如何称呼?”

那人回了个礼:“我名华旉,表字元化,若是没错的话,正是陛下找的,另外一位神医。”

想到先前刘秉的那句“天命助力”,华旉也不知道自己该当如何评价。

或许相比所谓天命的说法,他对这位陛下的兴趣还要更大一些。

他在抵达河内的时候,就已听到了不少与这位陛下有关的传闻。士卒百姓说他不畏疫疾,舍身前来,宛然是将生死置之度外,不过幸好陛下有上天保佑,能不为疾病所困,更证明了他是天下百姓苦盼良久的明君。

以华旉看来,陛下的身体似乎还真与寻常人多有不同。只是这不同到底是因上天,还是因那位史道人,又或者是因为什么其他的影响,那就不得而知了。

待得协助解决了此地的疫病,或许还有探寻的机会。

张机却不知华旉所想,已将他一把拉到了抓药的地方,连声问道:“你再看看,这剂量如何?是否唯独缺的,就是一味薯蓣?”

杜长隔着窗户,听着这一番用药的交谈,忍不住抓了抓头发,不知该不该说,他现在又有点怀疑,这两人到底是不是神医了?

薯蓣(山药)这东西,在太行山中长着些野生的,因能饱腹,他搜寻、煮食过不少,用来入药却是头一回见。这到底是汤药,还是饭食啊?

听起来很好吃的样子……

所以,他到底是来试药,还是来品尝药膳的?

但事实证明,张机和华旉二人或许不能一帖汤药,把六疾馆中的所有人都给治愈,却能轻易祓除他身上的病灶,让他活蹦乱跳地走出了六疾馆。

当他重新站在日光之下时,甚至有种恍惚的错觉,不知自己这算不算是重获新生。

而随后,一道由天子发出的调令,也自河内发向洛阳,传讯再调一批人手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