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2 / 2)
裴砚忱淡淡抬了抬眼皮,走动间,云锦般的软缎袖摆掠过一点微漾的弧度,他未否认,只模棱两可地说了句:
“算是。”
来到厅堂,季白安排人上茶。
裴砚忱走入主位,他坐下后,容时箐才跟着落座。
他这次过来,是为了上次没处理完的卷宗之事,来到厅堂,容时箐就让身旁的随从将带来的卷宗呈了过去。
这些卷宗,虽不是什么棘手的事,但因量多细散,处理起来也不少费劲。
两刻钟后,裴砚忱将处理完的、无需再看卷宗直接给了季白。
至于剩下的那卷有缺漏的卷宗,他单独给了容时箐,并道:
“这则卷宗因上任编修的疏忽遗失了一部分,府尹宋大人手中有全部的卷案,容大人空闲了将卷宗送去府尹,交给宋大人便好。”
容时箐双手接过这卷卷宗。
想到什么,他斟酌着裴砚忱这句‘空闲’的意思,问:
“这卷卷宗翰林院还有些细节需补充,补充完才能去送去府尹宋大人那里。敢问大人,这卷宗要的可急?若是不急,下官后日一早亲自去送。”
裴砚忱颔首,面上很好说话,“自是可以,容大人何时空闲,何时便去就好。”
容时箐松了口气,躬身行礼:“多谢大人。”
皇室的卷宗补充细节虽不是一时半刻便能完成,但半天时间足矣。
裴砚忱扫过他手中的卷宗,端起茶盏,不经意地问了句:
“容大人明日有要事?”
容时箐腼腆笑了笑,如实说:
“并非什么要事,只是明日日子特殊,恰巧又是插花节,下官与旧人有约。”
裴砚忱唇侧的薄笑无声间淡了下来。
他回来后,姜映晚接着抚琴。
两人之间的相处模式还是如原来那样,裴砚忱处理文牍,姜映晚抚琴,谁也不打扰谁。
只是今日奇怪的是,直到外面天色渐晚,他都没说让她回去,像是忘了时辰一样。
姜映晚抬头看了眼书案前垂眸批文书的裴砚忱,又转眸看了看窗子。
书房中烛火静静燃烧,像时光静止。
但外面的天色早已漆黑。
她不着痕迹地收回视线,指尖拨弄琴弦的动作缓缓停住。
抬眼看向裴砚忱,隐晦道:
“天色已晚,映晚再在大人院中待下去不合体统,不如今日便到这儿,大人继续忙,映晚先行回去?”
裴砚忱放下笔,冷白手指捏着腕骨,抬眸朝她看来。
他目光在她身上停留半刻。
眼底情绪不明,就在姜映晚以为他要答应的时候,他却出乎她意料地问了一句:
“姑娘着急回去,明日是有安排?”
姜映晚不解他为何这般问,但明日她打算出府,怕临时有事误了约,于是她说:
“听闻明日京城有插花节,想去凑个热闹。”
裴砚忱什么都没说。
薄而锋利的眼皮覆下,掩住眼底情绪,薄唇半阖,指腹轻转扳指,神色依旧平和:
“今日辛苦姑娘。”
姜映晚清楚这是今日抚琴结束的意思。
她很快起身,对他福了福身,行礼告退。
姜映晚离开后,裴砚忱眼底攒聚多时的冷冽,如蔓延的藤蔓,迅速爬满眼眶。
—
回到碧水阁后,紫烟在姜映晚耳边念叨了半宿的插花节,
为了带她出去见见世面,姜映晚第二天特意起了个大早,提前出门了一个时辰,从裴府带着紫烟一路往朱雀街逛,最后才在约定的时辰前一刻钟去了街尾的滦水桥边。
容时箐已经等在那里,见到她们过来,他眉眼染上柔和笑意。
他手中捏着根糖葫芦,朝姜映晚递过去。
“我记得你小时候喜爱吃这个,三年未见,可还喜欢?”
姜映晚清眸中晕出柔色,她像小时候那样动作自然又熟稔地接过来,咬了口糖葫芦,腮帮子微鼓,酸酸甜甜的滋味刹那间在味蕾上炸开。
她笑着弯眸,眼底细碎的光芒璀璨,让人挪不开眼。
嗓音乖顺娇软,“喜欢,谢谢时箐哥哥。”
在容时箐面前,姜映晚不必拘谨,也无需考虑她的言行举止是否有不妥和失礼之处,她只需凭着性情做自己,不需多考虑其他。
容时箐唇角笑容更深,宠溺地摸了摸她脑袋。
旁边的紫烟由衷笑看着这一幕。
姜映晚和容时箐自小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姜家父母故去后,容时箐便是与姜映晚最亲近的人,若是他们能在一起,紫烟自是乐见其成。
为了不打扰他们相处,紫烟压着笑转身看向别处。
滦水桥畔一间酒肆二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