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2 / 2)
时隔三年,好不容易再次来了邺城、回到故乡,自然没有人催着姜映晚快些回京城,哪怕那里,还有一位小公子在。
来到邺城的第四日傍晚,李管事将一沓庄契送到姜映晚面前。
姜家府邸园林中,姜映晚坐在自己生活了十几年的凝辉苑中,温暖的阳光从西侧廊檐下倾洒过来,打在姜映晚半侧脊背上。
李叔将庄契放在姜映晚面前的金丝楠木圆桌上,看向逆着日落余晖而坐的自家小姐。
“小姐,临棱河畔的那几处酒楼都处理好了,还有丰闵街的庄契,都在这里了。”
姜映晚拿起那沓庄契随手翻了翻。
李管事看了眼院中喜滋滋给姜映晚泡邺城茶水的紫烟,目光再收回来时,提及京城问了一句姜映晚:
“如今邺城的事已算全部处理完,小姐接下来是何打算?”
这话,李管事问的虽委婉,但其中含义,姜映晚和紫烟都听得懂。
无非是准备何时启程回京城。
紫烟将茶水轻轻放在金丝楠木桌案上,亦缓缓看向姜映晚。
合上庄契,看了眼面前住了十多年、充斥着无数回忆的府邸,沉吟片刻,姜映晚没直接回答,而是说了句:
“我记得,再有几日,便是邺城的庙会了?”
李管事一怔。
下意识去想日子,片刻后,他点头。
“小姐这么一提,还真是,还有三天,便是庙会了。”
姜映晚起身,将庄契叠起,重新给了李管事,“离家多年,上一次去庙会的竟已是七八年前了。”
她说,“那就庙会后,再回去吧。”
紫烟眉眼瞬间亮起来,“那明、后两天,奴婢陪着小姐在邺城好好逛逛如何?”
姜映晚应下来,“好啊。”
李管事和蔼笑着,也道:“老奴记得,小姐小时最喜醉仙楼的菜品,听说这几年,醉仙楼又研制出不少新菜,老奴让人安排下去,明日先定醉仙楼的雅间如何?”
紫烟眉眼亮亮的,直勾勾地瞧着姜映晚,“奴婢记得,醉仙楼的水晶肘子最是有名,京城中虽也有这道菜,但总差些感觉,小姐,不如咱们明日午时先去醉仙楼?”
见她这副迫不及待的样儿,姜映晚无奈笑着,跟李管事说:
“别明日了,就今天晚上吧,跟小厨房说声,今日不必备膳了。”
姜映晚这边一切有条不紊,远在京城的裴怀安却早已等得两眼泪汪汪。
这天裴砚忱刚下朝回来,就听到小家伙抽抽噎噎地喊娘亲的声音。
他眉头皱了皱,快步走进翠竹苑。
乳母哄着怎么也哄不好的小公子,见裴砚忱回来,焦急地回禀说:
“小公子似是做了噩梦,一早醒来就哭,还一直喊夫人,大人,这……”
裴砚忱将小怀安抱起来,看着哭的眼睛都有些红的小家伙,将房中的乳母嬷嬷们都屏退了下去。
人都走后,裴砚忱拍着小怀安的背,一边哄着他,一边喊来了季弘。
“邺城那边,夫人的事处理得如何了?”
季弘小心翼翼低头回复,“应当……处理得差不多了。”
第186章 “再抱一下,就一下。”
对这种含糊不清的说辞,裴砚忱皱眉,“差不多是差多少?季弘,你如今连话都传不清楚了?”
隐怒含戾的冷彻嗓音携着压迫感在冰冷的空气中蔓延,季弘心头一凛,不敢再含糊其辞,忙跪下请罪:
“大人息怒,据……据暗卫传来的消息,邺城的事已经处理完,但……但夫人近两日,似乎没有要回来的意向。”
这话说完,季弘惧得连大气都不敢喘。
恨不得将自己埋到地底下去。
房中沉寂好一会儿,就连稚小的小怀安都察觉到了不对劲,不敢再像方才那般大哭出声,季弘纠结抬头,犹豫再犹豫,偷瞄着裴砚忱的神色,
屏着呼吸问:
“……大人,可要属下通知暗卫,请夫人写封家书?或、或者……催促夫人回京?”
依照这些年对裴砚忱的了解,季弘以为,按他们主子的性子,夫人处理完事务久去未归,主子必会立即下令让暗卫提醒夫人回京。
但这次,却出乎他的意料。
小怀安泪汪汪地仰着脑袋瞧着自家爹爹,裴砚忱给他擦着泪,吩咐季弘:
“不必催促夫人。”
“并外,传令暗卫,除非夫人遇险等特殊情况,其他时候,不准暴露在夫人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