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1 / 2)

世人皆知,桃华灼灼,只可能盛开在灿烂明媚的春日里,定是不可能出现在万物凋敝向冬去的秋日,彼时迎来了无数看客的围观。

路人打了赌:“好,若是你能下,我就给你们百两银子。”

“好啊,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只见清川不急不慢地收了灼华扇,轻轻敲了苏白的手背,示意其接下,后又凭空掏出桃夭伞,缓缓撑开。

伞面上挑,那双含笑的瑞凤眸直勾勾盯着路人,青丝忽而荡起,一阵风去,桃夭伞所过之处,竟真的洋洋洒洒飘落无数桃花瓣。

路人不敢置信地伸出手,竟是真的。

桃花瓣在空中打了旋儿,落入苏白手心,正好落至灼华扇扇尾——温热的。

“我不仅能下桃花雨,我还能下桃花雪。”清川嘴角一扬,振袖,听得街边一位卖冰食的小贩惊呼,原是其储存的冰块被打磨成粉,混迹在桃花瓣中,好似真的下了场桃花雪。

此情此景,惊乎众人。

清川一袭白衣撑粉伞,倒是与景相得映彰,不经意间,便融入其中。

桃花雪纷纷扬扬终落尽,小贩的身边不知何时多了几块银两,足以买下他所有的冰食了。

清川一挑眉,向呆愣的路人走近一步:“如何?”

路人骇然大惊:“愿赌服输!”

他毕恭毕敬递上银两,却惹得苏白蹙眉交还:“这钱多了,我们只要百两。”

路人连连婉拒:“不多不多,二位许是仙者,我是想请二位为我家中除忧,多的钱是当报酬了。”

清川收了伞:“但说无妨。”

路人乃隔壁城中算是小康的人家,有个习俗是订婚后需为新娘筹备些上好的秀发,非但不能出现干枯毛躁的情况,还得要最纯正的墨色,一丝一毫他色都不能沾。

可近些时候不知为何城中女子皆脱发频繁,洗出来的头发亦是难以梳理,路人此番行至此城,正是向城中女子换些自然脱落的头发,出多大金钱都愿意。

苏白耿直道:“男人的头发不行?”

路人:“呃也不是不行,但男人不是普遍没女人那般爱打理不是?”

清川了然:“行,我接了。”

路人大喜过望:“那事不宜迟,我们……”

清川:“我们先去茶楼吃一顿。”

第19章 说书

“客官您且坐好了,说书就要开始了。”

小二点头哈腰地为苏白一行人上了一桌子好菜,殷勤地泡了壶上好的茶,然后毕恭毕敬地退下。

“六菜一汤,寓意六六大顺,一帆风顺。”路人一一展示,“也不知是否合您口味,还望笑纳。”

清川微微颔首:“还行。”

“这道乌云托月,乃是此间茶楼最有名气的一道。清甜鲜香,爽口无比!仙长,您尝尝这鸽蛋,大有门道。”路人连忙为清川和苏白盛上一碗,笑呵呵说着,“以勺舀之,三两紫菜托了蛋,正如夜中云载月,怕是迷了眼都不自知。”

苏白一口吮下,蹙起眉头——果真妙哉!

适时楼下锣鼓升天,咿咿呀呀的说书声在茶楼中回荡。

“巧的便是那月隐乌云中,夜深不见物。回琅山阴暗无光,竟是忽而出了支送亲队伍。”

“滴滴答,滴滴答。”

“新娘要嫁新郎啦。”

“新娘问,新郎何在呀?童男童女笑咯咯,回琅山下回琅水,新娘怎的不知道?”

……

苏白搓搓胳膊:“这说书,怎的如此恐怖?”

路人笑言:“小友有所不知,这说的便是回琅山石头精和水怪的故事,既是精怪,理应恐怖些。”

后续的故事,大概是新娘觉得自己天生无发丑陋不堪,新郎便四处奔波,挨家挨户求来落发,编织成辫,亲自为新娘戴上。

这倒是个合家欢的故事了。

苏白恍然一声:“怪不得你们习俗如此,原来还有这么一段故事。”

路人苦涩饮下一盏茶,脸色变深:“除此以外,我们新婚时还会为回琅夫人献上一对石头和黏土捏制的小人,搁置在送亲队伍内。”

“童男童女?”

“是了。若是童男童女的模样惹得回琅夫人喜欢,传闻新娘未来会生一对龙凤胎,福临满门,艳羡世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