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渔具工坊 第17节(2 / 2)

崔小理一看,好一条海鲈鱼,和那条石斑鱼差不多大。

这没什么好说的,崔小理当即将卸力锁死,鱼线收回。

矶钓竿像以前的滑轮组起重机一样,将那鲈鱼一下一下的给吊了起来。

觉得距离差不多了,崔小理一手在前,一手在后,轻轻一挑手腕,直接就将那海鲈鱼给拎了上来。

将鲈鱼放进鱼桶中,和石斑鱼并排放好,鱼竿放在一旁,崔小理拿着手机录了个像,然后发到了朋友圈里。

“矶钓中鱼,石斑一条、鲈鱼一条。”

然后发到了朋友圈和打龟大队的群里。

原本群里正在讨论哪里有好钓点呢,看见崔小理发的视频顿时就炸了。

“海钓吗?我不会啊,我只会台钓,大佬求带。”

“羡慕啊,老板给个位置,@打龟大队队长。”

“老板你用啥钓的?”

“在家插秧呢,没时间钓啊。”

崔小理一一回复,然后收好鱼竿,提着鱼,骑上小绵羊就回了店里。

给送虾的老头打了电话,明天早上送10斤虾子来。

然后,崔小理又将今天钓的石斑鱼和鲈鱼放进了原本放虾的鱼缸里。

打氧机打上,两条鱼渐渐的恢复了活力,在鱼缸里慢慢的游动了起来。

每个进店的客人,看见这两条鱼都得去欣赏一下,然后和崔小理询问一番。

崔小理则趁机推销着自家的矶钓竿。

万万没想到,鱼竿没卖掉,反倒是一个小伙子相中了他的鱼。

明天他大舅从外地来做客,顺便帮忙插秧。

他就和家里人请了一天的假,说是出来钓鱼,用来接待大舅。

躲过了一天的活是舒服了,结果毛都没钓到一个。

正愁着回去怎么交代呢,看到了崔小理店里的鱼,灵光一闪,有了主意。

崔小理这鱼原本就打算回村里卖给鱼贩崔的,这有钓友需要,正好卖了。

“这个芝麻石斑,100块一斤,海鲈鱼30块一斤,你自己看需要哪个。”

小伙也是本地人,知道崔小理这价格就是市场价,没坑他。

按理来说,老舅一家远道而来,做外甥的,不能省钱。

但是吧,奈何小伙囊中羞涩,买不起那个芝麻石斑,只能买鲈鱼了,其他的还是让老妈花钱吧。

“我拿鲈鱼好了。”

“好。”

崔小理拿出控鱼器,将那条鲈鱼提了出来,将秤盘给小伙展示了一下。

“3.7斤啊,看一下。”

“嗯,对的。”

崔小理拿了袋子,将鲈鱼放了进去,然后拿着计算器算了一下。

“一共111,给110吧。”

“行,我扫过去了啊。”

“嗯。”

付了钱,小伙拎着鲈鱼高高兴兴的回去了。

晚上八点,崔小理吃完了老板娘送来的晚饭,见没有生意,便将石斑鱼捞了出来,用鱼桶装着,骑着小绵羊出了门。

农忙时间,卤菜店和饭店的生意很好。

尤其是街上的大排档,生意好的不得了。

人们累了一天,趁着晚上都出来吃蛤蜊喝啤酒,犒劳一下自己的辛苦。

白天热的不行,晚上还挺凉快的,小风一吹,还带着大海的味道。

崔小理已经吃饱了,但路过烧烤摊的时候,还是被那孜然粉混合着辣椒面以及蒜蓉红油的油烟味控制住了,不自觉的捏住了小绵羊的刹车。

在消灭了两串烤腰子和三个烤生蚝之后,才得以逃脱,骑着小绵羊回了家去。

崔家村的中央有块大空地,在以前是用来晒谷子的打谷场。

后来都采用收割机收割了,家家门口都铺了水泥地,收上来的粮食在自家门口晾晒。

谷场没了用处,就被种了些棕榈树,成了村里的人们闲下来聊天打牌的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