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渔具工坊 第49节(2 / 2)

这次两人都戴了帽子,还戴了冰袖,看上面没洗干净的泥点子,估计是插秧的时候家里人用的。

崔小理一看,就打消了去拿两套防晒装备给他们的想法。

将东西收拾好后,几人便出发去了街上,新开的一家过桥米线,老板是云南人,正宗的很。

贵倒是不贵,10块钱一碗。

崔策非要请客,抢先扫码付了钱。

过了一会儿,老板吆喝了一声:“5号桌的米线好了。”

“来了!”

崔小理三人去端了米线,学着前面的客人,来到消毒柜旁边的桌子上舀起了配料。

配料种类还挺多,肉酱、辣子、蒜泥、葱花、香醋啥的,随便打。

崔小理没啥忌口的,一样都来了点,肉酱来了两勺子。

端回自己的桌子上,拿筷子一拌,汤汁上飘起一层红油,配上雪白的米线,看的人食指大动。

其实,崔小理不太喜欢吃面条状的食物。

不管是面条也好,还是粉丝也罢,都不太喜欢。

不过这米线还可以,味儿特正宗,尤其是这肉酱,肉沫和蘑菇一块熬的。

别人不知道,崔小理可是知道,他老舅家就在云南,之前去那吃过。

如果这里面的蘑菇能换成野山菌就更好了。

米线的量也大的很,大瓷碗跟个盆一样。

吃完了饭,崔小理带着两人回了店里,拿鱼饵。

婷婷正在弄电脑,见老板来了,甜甜的招呼了一声:“老板好。”

“嗯,婷婷,吃了没。”

“还没有。”

“怎么还不吃呢。”

“还没到12点。”

“记得吃饭啊,我走了。”

崔小理拿鱼桶捞了点活虾,带上相机,招呼了一声,带着崔策和崔双就走了。

出了门,崔策朝着崔小理挤了挤眼睛,笑的十分猥琐:“可以啊小理,老牛吃嫩草。”

“…”

“我没吃嫩草啊,人家来打工的,再说了,我什么时候成老牛了。”

“别解释,我懂,近水楼台先得月嘛。”

“…你这都什么玩意,一套一套的,快点拿鱼竿去,不然等下下雨了,还钓个屁。”

“怕啥,大风大浪出大鱼啊。”

崔策去驿站拿了快递,当场就拆了起来。

里面两套蓝色的海钓竿,崔双也有一份。

只不过那做工嘛,呃,还没试呢,光肉眼就能看的出来,挺粗糙,挺敷衍的。

渔轮还tm是塑料的。

鱼竿也很硬,蓝色的喷漆怎么看都带着股子廉价感。

“你们这竿子多少钱一套买的?”崔小理问道。

“40啊,拼夕夕买的。”

“…怪不得。”

崔策崔双俩人倒没有啥失望的情绪,反而挺开心的。

本来就是嘛,人家没嫌你穷,你也别嫌人假啊。

起码能钓鱼不是。

而且,商家还贴心的每人送了两幅串钩子线,铅坠也有。

这子线弄得还挺有意思,为了防止缠绕到一块,每一个鱼钩都用个小塑料管给支棱了起来。

就跟扎了冲天辫一样。

事不宜迟,装备搞定之后,几人便直奔海边而去了。

考虑到风这么大,崔小理就没带他们俩去那个礁石滩。

因为地形原因,那里的海浪本来就比较凶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