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渔具工坊 第130节(1 / 2)

第140章 溪石斑鱼

在小瀑布这里,崔小理钓了三条小鱼,都是小马口。

也不急着放生,先放进了腰间的鱼桶中带着,等到最后,看看今天能钓多少鱼。

接着,崔小理又往下游打了几竿,没什么动静。

便收好鱼竿,拿上摄像机,沿着岸边,往上游走去。

一边走一边钓,等到了中午饭点的时候,已经走出了五六里地。

往小溪中的一块大石头上一坐,崔小理把东西放下,从包里掏出了准备好的午饭。

早上早点铺刚出炉的大白馒头,配上超市买的牛肉酱,还有在苗喵小卖部买的卤蛋。

听着流水和鸟鸣,感受着溪水从脚边流过。

如果在这里圈一块地,在小溪中摆几张桌子,做一个主题饭店,肯定能火。

天然氧吧、主题餐厅啊这是。

突然,一条小鱼游到了崔小理的脚边。

他低头一看,恍然大悟,原来是掉在水中的馒头屑引来了它。

便又掰了一点馒头屑扔在脚下,那小鱼嘴巴一张一合,便将馒头屑吞进了嘴中。

“哗啦”一声,又一条小鱼跑了过来,争抢着馒头屑。

崔小理一边吃饭,一边饶有兴趣的喂着小鱼。

“给你们点牛肉酱吃。”

崔小理又弄了几粒牛肉酱放到了水中,两条小鱼哪里吃过这么好吃的东西,“哗啦哗啦”的争抢了起来。

过了好一会儿,两位小客人吃饱了,一溜烟的跑没了影。

崔小理也吃完了午饭,将东西装回包里,休息了一会儿,继续上路。

一棵两人合抱粗的不知名大树倒在了前方,正好横在小溪上,好像一座桥梁。

这棵树不知道倒下了多久,树身上满是苔藓和藤蔓。

可能是前几天才下了雨,树身上长起了蘑菇和木耳以及地衣。

这些可都是好东西,山珍海味的山珍,说的就是这些。

尤其是地衣,以前村里还能找得到,现在都没有了,也不知道为什么。

进山之前,崔小理就想到这些了,见状微微一笑,从包里拿出一个塑料袋,走上前去,开始采摘。

木耳很好买到,崔小理就采了一点点,意思一下。

蘑菇的话,有点危险,万一吃到不认识的就麻烦了。

所以,崔小理主要目标便是这些地衣了。

地衣长得和木耳差不多,但是颜色浅一点,更薄,而且口感更好。

崔小理已经很多年没吃到过地衣了,见猎心喜,一连采了大概三斤多才罢休。

“嗯?这是鸡枞菌?”

正打算绕过倒下的大树呢,崔小理余光一瞥,在树根部发现了一丛蘑菇。

当即蹲下身子,小心的拨开树叶,仔细的看了下蘑菇的特征,顿时脸上露出了喜意。

“还真是鸡枞菌。”

这可是个好东西,即便是采野生菌的专家—云南人,能采到鸡枞菌也会非常高兴。

而且,崔小理这一采就是三朵。

用钓鱼圈来换算的话,就是野钓连竿三条十斤重的大鲤鱼了。

美滋滋的将鸡枞收进塑料袋,崔小理正准备走,随手一拨树叶,突然顿住了。

瞪大眼睛看向地上那两个长相不太雅观的蘑菇。

“松茸!”

仔细的辨认了一下,崔小理大喜过望,还真是松茸。

“我今天的运气也太好了吧。”

崔小理脸上满是笑容,将树叶扒开,然后从腿上抽出一把匕首,小心翼翼的挖了起来。

很快,两朵松茸就被崔小理挖了出来。

这东西看着其貌不扬,长的和二弟一样,却是非常名贵的山珍。

如果说刚刚的鸡枞相当于大鲤鱼的话,那这两朵松茸,就相当于是蘑菇界的蓝鳍金枪鱼。

这两棵倒是卖不了什么钱,但是可遇不可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