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渔具工坊 第173节(1 / 2)

“出海船钓!”

“出海船钓?”

“没错,我想明白了,想靠鱼挣钱,就得当渔民,但是下网捕鱼太累了,我以前去船上打过工,收网能累死人。”

喝了一口酒,吃了一口菜,崔来旺又接着说道:“收网就不是咱们年轻人干的活,但是钓鱼可以啊,而且,钓鱼也是一种职业,有人靠这个赚钱的,别提有多潇洒了。”

没想到他还有这个经历,崔小理好奇问道:“你还去船上打过工呢?不是说船上都有机器的吗?”

“嗯,一家私人渔船,有机器是有机器,就那种绞车嘛,但也得靠人拽,而且天不亮就得起来,累死人了,我就干了三天就跑了。”

说到这,崔来旺脸上露出心有余悸的表情,看来当时在船上打工的经历真的挺把他给吓着了。

不过,他说的也是真话。

渔民确实很辛苦,就和种地一样,不亲身体验过,是不懂有多累的。

要不然,现在渔村的年轻人也不会都往外跑,情愿打工也不打鱼呢。

第184章 高端

接着,崔来旺拿出手机,找了好多个视频,来举证说明他说的办法的可行性。

确实,有些人就是靠钓鱼赚钱的。

钓鱼,在大部分人看来,只是一项休闲运动,用来娱乐的。

很多人都会钓鱼,从今天白天的花径公园就能看的出来。

如此庞大的用户群体,也代表着其中有着蓬勃的商机。

很多人靠这一行吃饭,甚至发财。

其中,变现的方式又分为很多种。

崔小理这种渔具店老板也是其中的一种,提供钓鱼的用具。

也有人视频拍的比较好,粉丝多了以后,可以接广告,可以带货。

甚至有实力的,自己或者团队弄个厂,制作饵料或者渔具品牌都行。

还有比较厉害的,成为一些大品牌的签约钓手,参加比赛、品牌代言等等。

然后,就是像孙小拆、崔来旺希望成为的那种,靠鱼获卖钱。

这种最简单,门槛最低。

和渔民的工作一样,只不过工具不是渔网,而是鱼竿。

崔小理之前遇见的那个小孙也是,不过他那个比较任性潇洒。

全国各地到处乱跑,与其说是赚钱,倒不如说旅游的目的更多一点。

船票和机票都多少钱了?

家里没有点底子的学不来。

孙小拆和崔来旺聊的很开心,一箱啤酒喝完,喝到了十点多钟才告辞离去。

离去之时,崔来旺还对崔小理开起了渔具店表示了衷心的祝福和羡慕。

“你可以咯,现在生活不要太潇洒啊,羡慕。”

“没有没有,混口饭吃而已。”

“诶,我那有好几套名牌手竿,用不太上,想卖掉了,你路子广,回头帮我问问呗。”

“行,小事儿,明天帮你问问。”

“谢谢了啊。”

“客气什么,慢点啊。”

“嗯,你回去吧,别送了。”

目送崔来旺离开,崔小理回到屋里,将桌子收拾了一下。

正要睡觉呢,孙小拆冷不丁的说道:“小理,这两天我回去了啊。”

“嗯?回去干嘛,你不还准备和崔来旺去钓鱼赚钱的吗?”

“在哪里钓不一样,我家那边也有海。”

崔小理又说道:“那你就住我家呗,在这边钓好了,还有人一块玩。”

“不行啊,来你这边玩玩还行,一直住你家算怎么回事。”

住别人家,终归是没有住自家舒服。

见此,崔小理也不再劝说,说道:“那行,反正海花岛离这也没有多远,想什么时候过来就什么时候过来。”

“嗯,下次回来,就是我继承拆迁款,成为有钱人的时候了,到时候哥带你飞。”

“怎么,又不当渔民了?又要成为一个每天都浑浑噩噩的、可恶的有钱人了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