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2 / 2)

周见山点头,身上一件松垮的黑色背心,两条胳膊露外边。李建华捂紧自己的长袖外套感叹:“还得是年轻,真耐得住冻啊。”

“厨房温度高,他热。”陈诩挥手,哑巴杵在门口,他说,“去吧,外头我忙得过来,等下刘一舟他们来。”

周见山又点头,看了眼李建华,李建华知道这是在招呼他呢,也扬下巴:“去吧去吧,忙你的,我一时半会走不了,还能帮你哥忙一会,今晚就我一个在家。”

“嫂子和梦梦呢?”

周见山拐进店里,身形比夏天要瘦一些,头发也长了。陈诩有些出神。

手腕处有米黄色的长方形痕迹,贴的膏药,能缓解一些半夜睡不着时小臂的酸痛。

李建华大概说了个地方,陈诩没听清,见那人又出来了,手里拎着两瓶矿泉水。

递给陈诩跟李建华一人一瓶,李建华拧开仰头喝了,说:“还真渴了。”

陈诩那瓶是拧了盖递过来的。陈诩忙起来想不起来喝水,嘴唇起皮,周见山发现后就时不时抽个空出来给他递瓶水。

陈诩没急着喝,看着哑巴:“头低一点。”

周见山朝前放低脑袋,陈诩抬手摘掉上面粘着的东西,纸片,不知道哪蹭的。

“行了。”他搓纸片,一口气喝了半瓶,剩的递过去,“去吧。”

周见山接过去喝完,瓶子捏瘪后扔进垃圾箱,转身进去了。

他俩通常要忙到晚上快十一点钟左右。

秋天后人愿意出门喝喝酒聊聊天,又大多有家庭,到八九点再回家,第二天要上班和接送小孩。

客人走后他俩会打扫卫生,刷锅刷碗抹灶台,再把门外的桌椅板凳折叠好搬进家里。

将门口的那片空地扫刷一遍,之后扫帚和拖把小桶放进店里,关灯锁门。

两人拿着外套,绕过挤占一半面积的桌椅板凳,从侧门回家。

要说累也是真累,周见山人眼见着就瘦了下去,陈诩也瘦了些。

以前陈诩不是没干过体力活,好歹一个二十来岁的成年男性,力气体力都是有的。

只是膝盖确实拖了些后腿,久站或走多了有点吃不住劲,得坐。周见山心疼他,菜炒完了有时自己端着出来上菜,不要陈诩再跑一趟。

好在有人来帮忙。

王远已经开学,时间不充裕,还得看晚自习,便来得少了些。刘一舟和刘淮张朝阳来得勤,小城的街上出现了一批公交电车,于是公交站也跟着细化了。

人们对出租的需求相对变少,李建华的生意便没那么好了,有时等半天等不到要打车的,索性开到陈诩店里,吃一份盖浇饭,顺带帮帮忙。

店还是那个店,偶尔一个晃神他还觉得老头子还靠那躺椅上看电视呢。所以坐在这门口的塑料凳上,李建华觉得心安。

就是陈诩不大好意思,但确实他和哑巴两个人忙不过来,开业头一个月没安定好,他打算再等等,看能不能招俩人进来。

累是累,赚也是真的赚到。

除去水电费,菜,油,七七八八的成本,算出来的利润叫两人的眼睛都亮晶晶的。

许丽丽说得确实没错,卖吃的就是很赚钱,只要能吃苦不怕累。

紫皮小账本上的数字开始增加,眼镜放在小桌上,陈诩懒得拿。人趴在床上,将本子凑近,看纸面上的狗爬字。

难免又生出些更庞大更遥远的欲望:“嗳,照这样赚,别说空调大电视,什么洗衣机电冰箱,咱俩以后搞不好还真能买套房。”

周见山洗好了澡,掀被子钻进去,被子拽出一半盖到陈诩身上,裹着人进被窝。

【住在这里也很好。】

他缓慢地比划着。

“是很好,我意思是新的,新房子,咱俩自己设计自己装修的那种,”陈诩合上本子,“不过其实跟你住哪都挺开心,桥洞也行——桥洞不行,我夸张呢,反正你知道那个意思就行。”

周见山笑起来。

“这钱是你一铲子一勺炒出来的,”陈诩感叹,“好多人夸好吃呢,能看出来都是真心实意地夸奖,不然人家不可能来那么多回。”

【你累不累?】

“我?我倒还好,端端菜招呼人有什么累的,顶多再送个酒水收个钱。”

话是这么说,但有人的地方就不可能简单,周见山知道陈诩这是弱化了自己的作用,只为了强调其实他周见山也很能干。

“你猜晚上谁来吃饭了?”陈诩卖个关子,这种问题哑巴不好用手语回答,但他还是会问,然后过一会再自己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