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1 / 2)
这一去,就是生死一线。
托合齐是带着官兵突袭而至,因为知道德隆那天要去多庄,所以那布图也在那日带着人手拉着砖车去了多庄。
前头说了,那布图这人有个毛病,那就是贪财,看着银子就挪不开腿,走不动路。但因为他为人尚算公平公正,也没狠亏待了手底下的人,手底下的人也愿意服他,对那布图的贪财性子,德亨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没有将他换下来。
那布图专门打听着德隆去多庄的日子送砖,自是上赶着德隆的赏银去的。
因着德亨的面子,德隆对那布图这些人,只有打赏越发丰厚,从来没有丝毫不堪鄙夷之语的。
所以,为了能从德隆身上薅到更多的羊毛,十车砖,那布图足足带了五十个青壮去送。
吃大户也没这么个吃法吧?
这哪里是贪财,这简直就是贪婪!
但这一次,谁都在庆幸那布图的贪婪。
那布图到的时候,交火已经开始了,他本可以扔下砖就跑的。
但八旗官兵可称之为“悍”、“勇”并不是说着玩的,更不是褒奖的形容词,而是可平白直述的事实。
汉家读书人说他们“野蛮”“兽性”,似乎也并不是有意的损贬。
因为,这些跟随康熙帝上过战场厮杀过的八旗官兵,他们在直面刀与血的刺激,油然而生的不是怯懦和退缩,而是根植于骨子里的野蛮和嗜血。
前方战场血液的喷洒和被屠戮之人的惨叫声让他们热血沸腾,而不是夺路而逃。
所以,几乎没有思考,那布图带领跟来的五十个青壮冲进了战场,抢了德隆和阿尔塔以及他们身边的人就跑。
那布图可不是被刺激的没了脑子,横冲直撞什么目的都没有的乱杀。
这是失控的野兽行径。
相反,他脑子清醒的很,他当然认识托合齐,步军统领嘛,提督九门,掌京城治安,皇上的心腹,跟他家主子有点子小“过节”:他可以不认识步军统领,但不能不知道主子的对头是谁。
托合齐要杀的人,想也知道不是什么“好”人,但德隆可是简王府的大阿哥,是宗室,不管有什么错处,都不该是托合齐能杀的。
嘿,既能从托合齐手下抢人,又能在简王爷那里邀功,那还等什么?
冲吧!
咱也不跟你托合齐正面交锋,咱们只抢该抢的人总行吧?
您只管杀对面那群拿刀拿剑一看就是练家子的江湖人,夹在中间两方不讨好的德隆大阿哥就给咱们吧。
就是德隆大阿哥该杀,也得是皇上下旨赐死,有你托合齐什么事儿!
所以,德隆和阿尔塔就这么捡回一条命来。
但跟着他的那些人,却是死的死,伤的伤。
四喜儿和五寿,更是夭折在这场厮杀当中。
虽然连夜给送回了京,但德隆和阿尔塔也没能回去王府,而是被送去了宗人府关押。
托合齐能带着官兵去突袭多庄,自然是拿到了确切的证据的,他也查明了这个多庄是简王府的产业,所以,他是先禀明了胤祹,明确说了简王府大阿哥德隆窝藏反贼,摆出证据来,现在就要去拿人。
涉及到前明反贼,胤祹不敢轻视,只是跟托合齐嘱咐了说一句“德隆恐为人所欺”,让托合齐见机行事,就让他拿人去了。
所以,等雅尔江阿星夜从承德赶回京的时候,看到的就是在宗人府只剩下一口气的两个儿子。
倒不是胤祹亏待了德隆和阿尔塔,而是两人失血过多,又受到了大惊吓,实在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养好的。
尤其是阿尔塔,他的左腿和右手臂骨折,拖延时间过长,以后即便骨头长好了,恐怕也会落下跛脚和手臂失灵的残疾。
至于德隆,他可能会留下/体弱的后遗症。
这话是胤祹和雅尔江阿说的,只是暂时还没让两个孩子知道。
雅尔江阿气的整个人都在发抖,他从喉咙里发出类似野兽的嘶吼声,他明显是要说些什么的,但又不能说,就只能用这种无助嘶吼的方式发泄心中极致的愤怒。
德隆是铁帽子王嫡长后裔,板上钉钉的下一任简亲王,谁都有可能窝藏反贼,只有他不会。
托合齐!
你好大的狗胆!!
本王与你势不两立!!!
德隆见到父亲,泪流不止,他没有哭诉什么,只是问:“裕王府的保绶呢?他人现在在哪里?”
雅尔江阿:“……保绶自然是在裕王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