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1 / 2)

德隆安慰母亲道:“额娘说的儿子都记下了,儿子如今正是有使不完劲儿的年纪,不怕辛苦,皇上命十三阿哥教我等准备行装、出行规矩等,路上也定亏不了儿子。额娘放心。”

瓜尔佳氏极力微笑:“十三阿哥是常年伴驾皇上的,有他教你们,我没有什么不放心的。”

只是握着德隆的手确是不自主的紧了又紧。

她怎么能不担心。

当年德隆身中数刀,流血过多,差点就救不回来,最后虽然伤口愈合,但太医说若是以后养不好,恐会留□□弱的毛病。

这两年德隆性子收敛的与以前判若两人,也不变着法子想着跑出府玩耍去了,就老老实实的待在府中听太医的话养身体,跟着谙达练武淬炼身体,总算能让太医说一句痊愈。

这才安稳没多久,就要去随驾春围,瓜尔佳氏怎么能不担心呢?

但作为母亲,瓜尔佳氏不能阻止儿子。

德隆是嫡长子,他已经十五岁了,且他心气儿高,不甘心以后只做一个闲散宗室,他总要出府去建功立业另谋生路的。

在旁听着的弟弟阿尔塔和尔谦羡慕极了,此时阿尔塔就忍不住开口央求道:“额娘,儿子能跟着大哥一起去吗?儿子也不怕辛苦,儿子保证不给大哥添麻烦,就乖乖的跟着去长长见识,额娘……额娘……”

瓜尔佳氏脸顿时耷拉下来,德隆忙跟弟弟们道:“你们还没马高呢,等你们能自己上马了,大哥先带你们去城外打猎,让你们先练练手怎么样?”

瓜尔佳氏不满道:“你就惯着他们吧,整日书不好好读,武不好好练,还想去打猎,看再叫猎物把你们给叼走了,你们就老实了。”

阿尔塔噘嘴不乐,永谦看看大哥,看看失望的二哥,再看看厉害的嫡额娘,也低下头,不敢说话了。

德隆笑着打圆场,对瓜尔佳氏保证道:“不等他们拉开硬弓,我是不会带他们出去玩儿的。”

瓜尔佳氏哼笑出声,在两个小儿子脑门上一人点了一下。

阿尔塔和尔谦顿时哀嚎起来,他们知道大哥说的都是真的。

别看德隆自己读书不行,但他督促弟弟们读书习武可是尽职尽责的很,有时候还要比师傅们更严厉几分。

长兄如父,阿玛不在家的日子,德隆大哥就是他们的兄和父,两个年长的弟弟被他给管的服服帖帖的。

阿尔塔手臂腿脚不灵便,德隆就要他换手拉弓挥刀,腿脚跑不快、跑不稳,上下马一定要利索稳当,总之,就是不能因为伤残就放弃自己,消沉度日了。

要让别人高看一眼,先要让自己高看自己,别人可以认为你有残疾,但自己不能认为自己有残疾。

这是德隆从康熙帝那里学来的。

七阿哥胤祐天生腿脚有残疾,也没见皇上让七阿哥不去南书房读书,不去校场练习骑射武艺。征噶尔丹的时候,也没让他待在京中享福,而是将他带去战场,如同其他完好的皇子一般领旗作战。

七阿哥胤祐能做到,德隆自己和弟弟阿尔塔也一定能做到。

在听了德隆的打算和理由之后,雅尔江阿是惊喜的,他没有想到,儿子遭受这样几乎灭顶的一遭后,不仅没有消沉,反倒懂事成长了。

这也是他接下来两年不在京中时,仍旧坚持将王府交给嫡长主理的最大原因。

因为康熙帝的旨意,德隆以后与世子位无缘,更加与亲王爵位无缘,作为父亲,他得趁三子长成承爵之前,尽快将德隆给扶起来。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德隆能有如此心智,就算以后他脱离了王府,想必过的也不会太差。

这是他这个父亲能为儿子做的所有了。

安抚好弟弟们,跟母亲告辞,德隆带着大包小包的出了内宅,来到前院。

前院,叔叔实格和敬顺已经在等着了,德亨见叔叔们都穿戴整齐,深吸一口气,躬身道:“有劳两位叔叔送侄儿去贝勒府。”

刚过弱冠之年,前年封镇国公的敬顺拍着大侄子的肩膀笑道:“一家人说什么客气话,要不是皇上让十三阿哥带你,南苑春围七叔是一定要跟你去的。”

德隆笑道:“七叔也才跟皇上西巡过一次,等日后多去几次,侄儿再跟您请教。”

“好家伙,点起你七叔来了哈哈哈哈。”敬顺跟五哥实格们笑道。

实格看了看天色,道:“咱们这就走吧,还得回府呢,再犯了宵禁,呵。”

托合齐又要有事儿了。

敬顺忙道:“走走,人已经点好了,都是懂规矩的老手,定能护你周全。”

德隆:“多谢两位叔叔……”

到了四贝勒府,德隆带叔叔们去见胤禛,胤禛让高无庸带德隆去找弘晖和德亨,自己留实格和敬顺说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