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2 / 2)

德亨回头望了一眼临水的正福寺,也没看出什么特殊的地方,就摇头道:“我想不到更多了。”

胤祥道:“我跟正福寺的方丈比较熟,来到他门前,至少有口热水喝。”

正当德亨听的云里雾里的时候,就见正福寺的大门打开,一个老方丈走出寺庙大门,身后跟着抬瓮端碗的弟子,朝胤祥他们这边走来。

胤祥跟德亨挑眉笑道:“来了。”

德亨无语。

原来胤祥连他们喝水吃饭的问题都考虑到了,那当他提出入寺借火时还被否决了。

“佛寺赠与和咱们自己主动去要是不一样的,小德亨,多长两个心眼子。”胤祥站起身来等着大和尚们走近,顺便笑眯眯的教导小孩儿。

德亨受教的点头,但看着已经起水泡的大铁锅,皱巴着脸道:“那我这些,不就是多此一举了?”

胤祥:“怎会是多此一举?我做了安排,是我深谋远虑,你提出来了,那是你想的周到,咱们互不相干,也无需混为一谈。”

德亨:“好吧。”

胤祥忍笑道:“打起精神来,出门在外,宁愿多做安排,未雨绸缪,也不要临时乱了阵脚。你这样就挺好。”

“是。”德亨振奋精神回道。

正福寺的大和尚们果然和胤祥很熟,亲手捧了温热的清水给胤祥奉上,其他少年们也都排队去沙弥们抬来的大瓮前饮热水,温暖一下隐隐不适的肠胃。

还没等方丈等离开,德亨安排烧水的几口大锅也沸腾了,胤祥热情的邀请方丈坐下叙话,打发时间。

正福寺的方丈是个知情知趣的大和尚,坐下聊了几句寺庙附近农田春耕之后,就告辞离开了。

等人都走了,德亨忍不住和胤祥嘀咕:“这个方丈可真有烟火气。”

胤祥好笑道:“和尚也是要吃饭的,看到上游那片新耕的地没,是我买来捐给寺里的。”

“啊。”德亨惊讶,同时也不明白胤祥为什么要这么做。

没听说老十三是个信佛的人啊。

胤祥没有对此多做解释,德亨也不好多问,将此事记在了心里。

等半个时辰过去,德亨勒令起锅埋灶开始收拾车马行装,然后问胤祥道:“要不要派个先锋兵去给皇上请安?”

顺便探探虚实,看看御驾何时行到何地了,好回来报给他们知道。

胤祥光棍道:“可以,你来安排。”

德亨:“……十三叔,你才是我们的主将吧?”

怎么我说啥你都行的样子?

胤祥睨着只有他胸口高的小兵道:“你是副将,你跟主将提的建议主将采纳了,有什么问题吗?”

德亨憋气:“……没问题,末将这就去安排。”

胤祥:“去吧。”

看着德亨去和其他五个少年商量派谁去做钦差给皇上“请安”,心道怪不得四哥要头疼,带这么个七窍玲珑心面面俱到的学生,确实有够让人头疼的。

太过灵透,就会容易出错。

这就是为什么大人总是要教孩子要老实要乖的原因,因为老实乖巧,意味着省心,意味着好带啊。

眼前的这个,一看就是不老实不乖的,作为什么事儿都要插手管的军务官正正好。

第125章

事实证明, 提前去给皇上名为“请安”实则是打探行程是十分有必要的,因为康熙帝的御驾来的比胤祥说了两个半小时还要快了近四十分钟,也幸好胤祥只给了德亨这些人一个小时的烧水时间, 要不然,等皇帝御驾到了跟前了,他们再手忙脚乱的灭火收拾锅碗瓢盆,那可就……

一定会被治罪。

所以, 等御驾到正福寺半里以外之时,胤祥就带着整装待发的近四百人候在了路旁。

临到近前,八匹马拉的御驾暂时停下,如同一座小房子般大小的玉车停下,车窗帘子掀起,康熙帝笑问胤祥道:“人都齐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