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2 / 2)

晾鹰台、阅兵演武、殪虎之典等活动德亨都听说过,实际上,这是德亨和弘晖的日常学习内容之一。

但像刚才延信说的“兴致”这类的,属于康熙帝的喜好和逻辑行为,就不是一般的先生的能教给他们的了。

晾鹰台,在清朝也叫阅兵台,但在明、元两朝,这里是放鹰、供鹰停留晾晒翅膀的地方,所以这个台子就叫晾鹰台。

满清未入关前,努尔哈赤、皇太极两皇帝都有举行阅兵仪式,展示八旗勇武之风,震慑敌友,到了顺治一朝,顺治帝在南苑举行大阅兵,自此以后,便定下了一个每三年举行一次阅兵大典的规矩。

在康熙朝,阅兵大典有时候在塞北举行,有时候是在西北甘肃、宁夏、陕西等地举行,还有一次,是在芦沟桥举行,若是在京城举行的话,一般选址就在南苑。

南苑有杀虎台和晾鹰台两座阅兵台,但最常用的,是晾鹰台。

杀虎台在西红门东北方向,离德亨现在他们扎营的距离不甚远,天气晴朗的时候,站在原地向北看就能隐隐约约的看得到如小山一般的台子,那个就是杀虎台。

晾鹰台在南红门内,因为南红门这边区域地貌最为丰富,既有茂密的林地,也有广阔的草原,还有大小水泡子湖泊以及栖息在西面的鹿苑。

不管是猎杀山林里的虎豹熊狼,还是猎杀草原上的黄羊麋鹿走兔狡狐,甚至是大小水泡子之上的天鹅野鸭鹭鸶等水鸟,都能兼顾。

在晾鹰台举行各种典礼之后,可就近进行围猎,比在杀虎台要方便且尽兴许多。

今年不是阅兵之年,但皇帝可以在晾鹰台举办一种叫做殪虎的活动。

殪(yi),杀死的意思,所谓的殪虎之典,就是猎杀老虎的活动。

殪虎之典是行围之前的暖场活动,晾鹰台上黄幄高搭,皇帝和王公大臣们在黄幄内一边享用美酒佳肴,一面观看台下的殪虎活动。

等吃饱喝足看过了瘾,趁着这股子热血沸腾的劲儿,骑上高头大马,架上海东青,牵上獒犬,浩浩荡荡的朝东面猎场而去,斩获属于自己的猎物。

而在殪虎之典准备工作之前,康熙帝要早到了晾鹰台,等无聊了,说不定就要点营展示演武给他看了。

这就是延信所说的“兴致来了”。

德亨请求道:“都统,我们都是新手,还没学会演武的规矩,您能给我们指教一下吗?”

延信很好说话,道:“可以啊,演武很简单的,就是……”

延信所说的演武的确很简单,就是一队人列成队形,从东跑到西,然后从西跑到东,来回几次,就是演武了。

德亨:……

看一堆人忽而向西,忽而向东的跑来跑去的你就高兴了是吧。

延信看德亨一脸不以为意的样子,就道:“听着是不是很简单,这里面可是有讲究的。”

德亨点头,道:“当然是有讲究的,首先队形要齐整吧?不能跑起来就散了,那就是一盘散沙,不是一整个队伍了。其次要快慢、哦不、是张弛有序,时而快,时而慢,不能死气沉沉的,要有呐喊号子,就像前面有一个想象的敌人,要是能展示出冲刺、剿杀、收兵等过程最好了……”

延信:“……你这不是很懂吗,之前学过?”

德亨心道,这还用学吗,我天生就会。

德亨点头道:“听说书的先生说起过。”

延信:……

弘晖和德隆两个一个望天一个望地,就是不敢看延信,那啥,这句话一听就是德亨在胡扯。

延信都给德亨整无语了,眼睛一眯,道:“说着容易做着难,纵使你说的天花乱坠,做成一团狗屎,也只能是徒增笑柄耳。”

德亨很认同的点头,道:“所以,我们能提前练习一下吗?”

延信:“可以,离辰时还有大半个时辰,不要误了出发时辰就好。”

德亨保证:“一定不会误的。”

咱们就在所有人眼皮子底下,别人准备出发他们也准备出发,还能怎么误啊。

目送德亨六人离开,一个将官上前咂舌道:“这要搁军中,妥妥的刺头儿啊。”

瞧那说话的语气和说出来的话,这要不是有身份有人罩着的,那态度一拿出来就被上官修理了。

延信睨了他一眼,冷笑道:“你也说了,这不是在军中。而且,就算是在军中,你以为那几个会跟你一样,从伍长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