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1 / 2)

他们弯下的腰,跪下的膝盖,从来没有这么真诚且心甘情愿过。

这就是语言的魅力。

康熙帝让他们平身,平易近人的夸他们身上穿的长衫很好看。

德亨给两人做翻译。

伊凡和莱蒙科夫激动的先感谢了一番他们国家的主,然后感谢德亨借给他们新衣服穿:“……您是知道的,我们的行礼都被大火烧光了,哦,那是一个意外,我们很抱歉,尊贵的皇帝陛下……”

德亨充当翻译,一五一十的全都翻译出来。

康熙帝耐心的听他们表达歉意,然后赐下了各色绸缎布匹给他们做新衣裳穿。

两人再次表达康熙皇帝的慷慨。

按照提前说好的,康熙帝问候了彼得皇帝的身体健康,皇太后的身体健康,皇后的身体健康,王子公主的身体健康……

伊凡按照礼仪回礼作答,莱蒙科夫却是心下狐疑不已,因为他之前已经见过康熙帝一次了,那一次,说是见,其实也只是在门前磕了个头,康熙皇帝说了一句“知道了”,就让他们出来了。

剩下的全程都是理藩院大臣接待的他们。

这次完全不一样,康熙皇帝表现出了对他们国家充分尊重和最起码的礼仪问候,这让莱蒙科夫生出一种脱离掌控的预感。

难道只是因为他们这次是德亨大公带来的吗?

正式觐见完成,康熙帝邀请他们去了偏殿,赐座,赐茶,赐点心。

坐在同样金碧辉煌完全不同风格干净雅香的宫殿里,吹着细细凉风,捧着御制珐琅彩茶碗,看着摆的琳琅满目精美非凡的点心,两人受宠若惊同时,又不自主的怀疑:他们真的,有资格受到一强国大国皇帝如此接待吗?

他们配吗?

喝了一回茶,康熙帝温和问道:“听说你们当中有人游历欧洲,欧洲的皇帝都是什么样的?”

伊凡忙道:“每一个国家的皇帝和女王都不同……”

伊凡洋洋洒洒说了一大通法国的皇帝如何,英国的前女王现皇帝如何,荷兰公主如何,瑞典十八岁就将他们的彼得皇帝打的落花流水的查理十二世如何……

比和跟德亨说的详细且花样多多了,他甚至还起身做了一回吟游诗人,咱们法国路易十四的伟大。

德亨:……

倒是康熙帝,听的哈哈大笑,并表示,他曾和法王路易十四通过信件,内务府有很多的法国传教士云云。

听的伊凡一愣一愣的,又是一通马屁赞美康熙比法王路易十四还要伟大。

德亨:你很会拍马屁啊。

但康熙明显是听的心花怒放。

心道,有自己人做翻译就是不一样,前几次见的时候,他怎么就没发现俄罗斯人说话这么有趣的?

或者,这个叫伊凡的贵族,深谙做贵族的方法,知道在皇帝面前该怎么说话、说什么样的话才能让自己看起来更有用。

这几乎是每一个有志向上攀爬的官场人员必备的技能了。

自从觐见,康熙帝没问席文毓一句话,但他的注意力,其实一直有分在席文毓的身上。他见席文毓认真听伊凡和莱蒙科夫说话,神情虽时有不解,但听德亨翻译之后,就会有恍然大悟之感,想来是听懂并有所获了。

不像其他人,听伊凡和莱蒙科夫说话完全一副听不懂的或迷茫或无动于衷的表情。

他心下暗自可惜,为什么席文毓是汉人,而不是满或者蒙古人,是个汉军旗的也行啊,怎么就是一个汉人呢?

同时又欣慰他是真的听得懂清语(满语)。

康熙帝暗自打算,如果席文毓真能为他所用的话,给他抬旗也不是不行。

康熙帝今天的目的是在伊凡和莱蒙科夫身上,在伊凡说到彼得皇帝亲自参与火枪的制作和他们的火枪对上瑞典军队完全不输后,康熙帝面上的温和表情消失,转而变为严肃,他垂下眼,端起了茶杯。

伊凡顿时不敢说话了,德亨跟他说过,在中国,如果一个人端起了茶杯,那就是送客的意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