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章(1 / 2)

“你、你……黄口小儿,如此言出如刀,是谁教的你?”端敏公主气急。

德亨仍旧老神在在,回道:“自然是南书房的师傅啦,那些师傅什么本事,想来台吉是知道的,是不是?”

罗布藏衮布看了端敏公主一眼,默认了。

罗布藏衮布和德亨不是一个辈分的,也不是一个年龄段的,他跟胤祥、胤禵比较熟,因为他们是一起在南书房读书的表兄弟和同窗,但他对德亨,比德亨以为的要了解的多。

比如奉旨在四贝勒府读书,比如春蒐之时,受到皇上赏识,被提拔成御前侍卫,比如他曾经跟皇帝谏言,然后引发了一场河工查账风波……

比如北巡途中,皇帝让内阁学士们给他讲书。

所以德亨说自己在南书房读书,罗布藏衮布并不反驳,因为这是真的。

南书房……

南书房什么地方,端敏公主当然知道,也是此刻,她才将德亨真切的映入瞳孔中,烙在心上,并将他千刀万剐。

最后,端敏公主当然没有收下小福,让德亨和弘晖重新带了回去。

等额驸班第回来,班第带着罗布藏衮布去康熙帝跟前请罪。

事情的前后他弄清楚了,公主媳妇儿的说辞是皇上答应将小福赐给她了,而他打听到的皇帝旨意是,让小福在秋狩期间,伺候端敏公主,待得回京,还是要将人还回去的。

旨意肯定都是真的,但两方说辞不一样,那就一定是康熙帝中途变了卦,给旨意打了补丁。

皇帝为什么要打一个补丁?

等弄清楚那个小福到底是什么来头,端敏公主又为什么要去向康熙帝请旨要小福,班第就什么都明白了。

端敏公主,她欺君了。

就为了争她公主的那口气。

班第再三请罪,反倒被康熙帝好言好语的劝了许多,然后改让御前侍卫纳布森回京替他和端敏公主向皇太后请安,罗布藏衮布仍留在班第身边聆听教导。

班第再四感激不尽。

看着班第鬓边华发,康熙帝感慨道:“如今你齿龄渐增,要注意保养,旗务等繁杂琐事,就都交给孩子们去做吧。”

班第苦笑,拍着儿子的肩膀道:“他一日不成婚,我这心呐,就一日放不下。”

康熙帝也叹道:“裕王府郡主明年就是及笄之年,等过了及笄,朕就让内务府办两个孩子大婚的事。”

裕亲王福全第五女郡主和班第长子罗布藏衮布是在福全还在的时候,由皇太后做主,定下的儿女婚事,约定等五郡主及笄之后,就让两个孩子大婚。

班第道:“及笄不及笄的,咱们草原上不讲究这个,王府我都备好了,只要您下旨,现在就能让他们小两口大婚。”

康熙帝笑道:“现今不同以往了,京中大婚讲究日多,你我不在意,世人的眼睛可在意呢,你这么多年都等了,也不差这两三年?”

罗布藏衮布固然是他的外甥,但五郡主也是他嫡亲侄女儿,康熙帝是不会为了外甥委屈侄女儿的,而且,罗布藏衮布并不缺他赐下的格格伺候,大婚早晚的,有什么妨碍。

而且,到了如今的年纪了,康熙帝也发现了,嫁到草原上的女孩儿,年纪越大,越容易成活,越能平安生下子嗣。

所以,康熙帝是宁愿罗布藏衮布和其他女人先生孩子,然后等侄女儿足龄了,再谈大婚的。

不管是往草原上嫁公主,还是嫁宗室女,康熙帝都期望她们能生下领旗札萨克,要不然,嫁女的意义何在?

班第无法,只好带着儿子回了端敏公主这里。

端敏公主一见到两父子,就问道:“如何了?”

班第叹道:“留下了。”

端敏公主松了口气,还未说话,策妄多尔济就怒道:“都是那个叫小福的惹下的祸,这就是个祸水,母亲,父王,大哥,你们能忍下这口气吗?”

班第呵斥道:“你这说的什么胡话,你长没长脑子,这是那个叫小福的奴婢的事儿吗?”

策妄多尔济还是很怕老子的,噎了一下,不忿道:“不是她还能是谁?”

端敏公主侧目:……

这个儿子不能要了!

罗布藏衮布瞠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