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9章(1 / 2)
后来他能迅速站在了和雅尔江阿同等的地位,一个是因为雅尔江阿本人性情中的老好人问题,需要一个强硬的黑脸和他打配合;第二个就是雅尔江阿需要盟友,而不是一个受他摆布的傀儡,所以,他愿意扶植衍潢。
衍潢这才有机会从他手里站起来。
再说德亨。
德亨五岁上弄出来个风扇,结果,这台风扇只在他家里放了一个晚上,第二天被叶勤拿走,他就再也没见过这个风扇的面儿,风扇的后续也跟他没什么关系了。
被康熙帝委任风扇督造的人是叶勤,赏赐也是叶勤的,跟德亨这个人半毛钱关系都没有。
六岁上他弄出个洗羊毛出来,后来还弄出个羊毛织造、羊毛脂系列洗化、养护链条产业,表面上也是跟他本人半毛钱关系都没有。
如果不是德亨自己一开始就选了衍潢这个少年铁帽子王为他做“代言”,就连暗地里的插手规划、分红等,更是跟他半点关系都没有。
最好的结果是交给叶勤,最有可能的结果就是被以皇帝为首的宗室给霸占了。
后来德亨又入了胤禛府上读书,虽然是阴差阳错的,但按说,有这层关系在,应该没人占他的东西了吧?
并不是。
他后来不是又弄出个油印吗,结果,这油印最后不仅没能落到他手里,就连胤禛都没能握住。因为那个时候,胤禛也是二十来岁的年纪,还在府上读书呢,老子康熙帝动不动的就考核他学问,他自己也是处于弱势的那个。
这油印,最后是落在了当时已经为康熙帝办差的胤祉手上去了,就现在,胤祉还牢牢握着朝廷官方油印作坊呢,仍旧是跟德亨半毛钱关系都没有。
后来德亨终于“禁闭”结束,可以出府了,自由了吗?
仍旧没有。
他跟随康熙帝春蒐,有傅尔丹、延信、隆科多等一众年富力强又经验老到的都统、副都统、銮仪卫使们保驾护航。到了北巡,更是严密,康熙帝亲自带他,还让一众翰林老头儿们给他讲书,那是一刻都没有脱离大人视线。
就算这两年他窝在小园内搞橡胶实验,那是因为小园位置本身离畅春园和圆明园不远,离衍潢的八旗护军范围更近,康熙帝巡视京畿从他门前走,胤禛来回京城、随驾、办差也从他门前走,京中有交情的老人们更是时不时的派人来看望。
另外,小园里的护卫也分好几拨人,有康熙帝的,有胤禛的,有四福晋的,有叶勤的,有衍潢的,甚至胤祥还将自己手下的包衣送给了德亨,让他随便使用。
这些人换班的时候,是需要先去自家主子跟前报备的,大家都好奇德亨窝在小园里在搞什么,虽然侍卫们看不懂,也说不清楚,但只是听个乐子是可以的。
好不容易将橡胶轮胎弄出来了,但康熙帝将制造橡胶轮胎的事情交给了造办处,寻找橡胶的工作交给了两广总督,种植橡胶的差事交给了福顺。
德亨前几天还在内阁“偶然”看到了一封诏书,康熙帝给两广总督下旨,让他们寻找葡萄牙商船,让他们告知葡萄牙人,转告葡萄牙国王,可以派使节北上面见皇帝。
按说有了三年前俄罗斯使团之事,联系葡萄牙国王这件事,德亨有权知道吧?
并没有。
康熙帝压根就没想着让德亨知道,不是康熙帝对德亨有意见,是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德亨并不负责橡胶事务,凡是有关橡胶之事,都不需要他知道。
你看,到最后,橡胶这件事情可以说跟德亨半点关系都没有了。
德亨真正负责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组建并维系俄罗斯学馆,他是馆长。
在康熙帝眼中,德亨只是个名誉馆长,真正做事的,是他派去的官员。好在,这个官员,其实是德亨自己挑选的,算是听德亨的指令做事,德亨这个馆长才能做到名副其实。
这也跟康熙帝从本质上就不在意这个学馆有关,要是这个学馆跟国子监一样,你看德亨能不能做到一言堂。
在康熙帝眼中,德亨还是个孩子,还需要他保护、需要他教育的小孩子,这也是德亨偶然在他面前说一些出格的话,做一些出格的事,能不获罪的根本原因。
他是皇帝,还是长辈,跟个小孩子计较什么呀,小孩子不学好,都是老四没教好。
他要是生气,去罚胤禛就行了,他是不会罚德亨的。
这也是胤禛从盛京急速赶回来,一听到“德亨”二字就犯紧张的最大原因。
家里小子闯祸了,他这个做阿玛的,得负主责、甚至是全责啊,他能不紧张吗?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海运这件事,德亨是始作俑者,是首倡者,但到最后,很可能跟之前一样,会有人去做,但主事人,不会是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