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9章(2 / 2)
其实就是收百分之五十的税,够黑了吧。
但介于这是御用贡珠,这条件宽泛的简直像白给。
机会难得,随行的不管是衣冠楚楚的商贾老爷还是随行做苦力的水手们,每天就跟下饺子似的朝水里跳,而德亨带来的那些人,就趴在船舷上嘻嘻哈哈的对他们指指点点,气的德亨一脚一个,全都将他们给踹下了水。
从那以后,但凡德亨出现的地方,一个人影儿都看不到了,让他找个人说话都不行。
阿尔松阿见德亨面色不喜的样子,就知道他又想到那些“不争气”的八旗随行子弟了,不免劝两句:“他们都是骑马的,让他们下水,属实为难他们了。”
德亨浑身都要冒黑气了:“咱们带来的就算了,但黑龙江的水师呢?我还是头一回听说,有不习水性的水师呢,呵。”
啊这,阿尔松阿无话可说。
扫眼间,看到德亨上衣马褂上的盘扣松了一个,提醒道:“你扣子开了一个。”
德亨垂眸瞥了一眼,无所谓道:“扣子掉了,不用管它。”
阿尔松阿扭了扭脖子,笑道:“我去采一颗珠子来,给你做扣子。”说罢,纵身一跳,激起好大一朵浪花,消失在水下,不见了。
什么做扣子,德亨只当他是玩笑。想着阿尔松阿已经指婚了,说不得此次回去就要完婚,用他亲自采的东珠做聘礼,更能添光加彩,也是好事一桩。
一个眨眼间,水面上露出一个脑袋来,德亨定睛一看,大笑喊道:“聋子。”
聋子是个二十多岁的汉家青年,“聋子”是名字,也是别号。他小时候发烧,痊愈后,一只耳朵就失聪了,从那以后,别人就都叫他聋子,时间长了,他的本来名字反倒没人叫了。
聋子水性很好,能在水下长达二十分钟不冒头,论采珠数量,他可得头魁,但他采到一只大珠送给德亨之后,再下水,就对东珠没兴趣了,他按照德亨嘱托,给他画水下地图。
画图和识字,也是德亨教他的,意外的,他学的很快。
刻苦是一定的,但能在短时间内学成这样,让见多了天才的德亨也惊叹不已。
德亨将聋子拉上船,习惯性的打量他身上有没有受伤,这黑龙江水下,可不那么太平。
听说过大马哈鱼吗?
不仅好吃,还很凶猛呢,吃肉的。这时候的黑龙江,水下超过一米长的大马哈鱼成群结队的,若是落入鱼窝子里,搞不好就没命再见天光了。
德亨笑问道:“下面深吗?”
聋子憨笑道:“比早上行的河段要深至少一米,底下沙子又厚又密,高低不齐,上面船行过,会带动水下形成小漩涡……”
德亨将他的话拿笔记下来,补充到自己的《探寻黑龙江日记》中。
见德亨写完了,聋子从自己口袋里掏出一个东西,道:“我在水底见到了这个。”
德亨打眼一瞧,笑道:“是箭头?”还是铁的。
聋子:“是,说不定很快就能见到人了。”他们已经三天没见人影了,小公子应该寂寞了。
德亨道:“也有可能是前些年行船留下的?”
聋子摇头,道:“我是在表层发现它的,若是前些年留下的,应该被砂石覆盖住,发现不了的。而且,您看上面的绣,很浅薄应该是新生的。”
德亨从指甲抠了抠锈迹,笑道:“是很浅,像是才生锈几天,那这箭头,很有可能是附近岸上的渔民来江上打鱼落下的。”
聋子大力点头,保证道:“等上了岸,我去看看有什么野菜,采来给公子加餐。”
德亨笑道:“那我先谢谢你了。”
聋子开心的笑了起来。
船上看似什么都有,金银珠宝,肉蛋粮米,鱼更是吃到腻,但唯独缺少一样东西:蔬菜。
德亨倒是用瓦罐种了蒜苗、韭菜等简单的好打理易生长的蔬菜,还自己发豆芽吃,但时间久了,还是会想念那些扎根在厚重土地上的绿菜。
虽然也只有两天没吃到绿叶菜第一天有换来的新鲜野菜,但聋子就是觉着,小公子受苦了。
越往北,温度越低,虽然如今才是六七月份,但你想想,西伯利亚八九月份就开始下大雪了,而现在,他们差不多和漠河同纬度了,早晚都要穿夹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