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章(2 / 2)
因为盖楼、烧砖、建造工坊所用土方实在惊人,所以,这壕沟也就挖的更深更宽,只得专门建了一座木桥来供人通行内外。
看着已经初具规模的城池,对陶牛牛德亨感慨道:“辛苦了,没想到进度这么快。”
德亨初步计划是先将过冬的屋子和炼铁高炉搞起来,保障留在这里的人基础生活和生命安全,没想到,连基本的生产、生活保障设施和其他安全设施都建的有模有样了。
陶牛牛笑道:“多亏了您一个月前运来的稻米和煤炭,让不得不留在这里的人看到了希望,他们心里踏实了,干活就卖力了,屋子和工坊建的就快了。”
生活在黑龙江河口的游渔猎人,在夏天的时候生活在水边,打鱼方便,温度较低,适合居住,等到了冬天,他们会南下,向内陆山林迁移,更能获取过冬肉食,和躲避严寒冬日。
现在,德亨虽然解救了他们,但并不允许他们离开,还给他们分派了极重的劳役,想走,有拿着真刀真枪的驻军阻拦,他们不敢违逆,只能违心留下。
每日不停歇的挖土、建城,虽然有吃有喝,也没有皮鞭和打骂,看着似乎比做奴隶的时候要好很多,但每天累个半死不活,行动不得自如,他们的生活真的变好了吗?
冬天来了,他们没有被组织着去打猎,去采集,去炮制兽皮,囤积腌肉,难道新领主,是嫌他们人太多了,要在冬天活活冻死、饿死他们吗?
但等一船一船的黑炭,和一船一船的稻米从水上运来,就囤积在他们的屋子之外的时候,他们就安定了。
没有打猎,是因为他们有足够吃的,用不着去打猎。没有炮制兽皮,是因为他们有砖石屋子住,有黑炭可以取暖,用不着兽皮。
新领主没有打算冻死他们,这些粮食和黑炭都是给他们活命的,认识到这个事实之后,整个庙屯的工程进度和工程范围,就如脱缰的野马,不可控制起来。
德亨指着牛马棚子旁边一溜跟他个头差不多高,跟一个个土馒头似的小包包,奇怪问道:“这是什么?羊舍?鸡笼?”
对牲畜来说,这有墙有门又草盖的小房子是不是建的太豪华了些?
气氛顿时一静。
德亨正疑惑呢,就听一个老头梗着脖子回道:“回酋长,这是我们族的屋舍。”
“哈?”
德亨立即转头去问陶牛牛:“你没给人家分屋子?”
陶牛牛无奈道:“分了,他们不愿去住,说是住不惯。”
老头笑呵呵道:“咱们祖祖辈辈都住在土里,天上都是飞鸟的,不是住人的。老头子爬上那楼,总觉着会一脚踏空摔下来,就请示了将军,允我一族在这里搭屋建舍,守着这些牛马,老头子心里踏实。”
原来是住不惯二楼。
德亨笑道:“可以住一楼,那里有地龙,冬天暖和。”
老头砸吧了两口焊烟,摆手道:“住不惯,住不惯。”
德亨看着一圈草屋,还是道:“也太寒酸了,你族男儿皆是勇士,我如何能亏待了他们?”让他们住还没有人高黑不隆冬的土馒头?
老头儿自豪笑道:“男儿们愿意去住酋长盖的屋子,老头子不阻拦,还要酋长允准我等在此安家。”
既然人家坚持,德亨只好同意,只是叮嘱,每日还是要按时去大食堂吃饭。
在庙屯,私人开火做饭是被禁止的,也不允许带回来吃,所有人,都要在规定时间内去大食堂,老老实实坐在桌子边,一起吃大锅饭。
庙屯施行全军事化管理,所有人,包括男人女人、老人小孩、驻军百姓,每天都统一按时起床,按时吃饭,按时干活,按时操练,按时睡觉……
每一个人都要参加集体活动,不允许私下搞特殊。
这是德亨想出来的,能将这八千多人快速统一有效管理起来的方法。
伟人和先辈们,已经证明过了,在整合队伍中,这种严苛、板正的军事化管理方法是有用的。
就吃大锅饭这一点,也是很难调和的,经过几次抗议之后,小福只得给大食堂分餐区,让不同部落的人集中到自己的餐区去吃饭。
除了老头儿这一族百十多个人,还有一些族群不愿意住楼房,理由也很多样,有的是不方便祭祀的,有的是风俗差异的,有的纯粹和其他族群有矛盾、不愿意住在一起的,还有的因为生吃狼的心脏吓着旁人被赶出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