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3章(2 / 2)
重新建设防御基地占据了一些时间,德亨谋划着开始进攻奥廖克明斯克,想也知道,这个俄罗斯军事驻地,一定已经枕戈待发,且已经去求援军去了。
德亨带着三千骑兵和两千俄罗斯军在勒拿河冲刷出来的河谷地展开大战,俄罗斯军队抵挡不及,炸毁堡垒,烧掉粮草,四散逃去了。
一连攻克两地,德亨这边也有伤亡,以及,弹药需要补给,他带来的人需要时间安顿,所以,德亨暂时熄火修整。
俄罗斯占据的这两处地方,在勒拿河河段,算是比较平缓的河谷地,适合建设城池和耕种耐寒的大麦、燕麦、小麦等麦子,如今正是“春暖花开”的农时,德亨所带领的后勤役夫到了之后,就被分派去这两地,展开生产建设。
其中,若是有投靠来的百姓,德亨也收留在外围,给安排劳动,给发一份口粮,若是有之前被打散的小股败军来骚扰,正好清理干净。
为了能少死人,德亨给下一个俄罗斯城池基廉斯克写信,要他们接收残军,整合成大部队,来攻打他。
他欢迎俄罗斯军队卷土重来,但一股一股的小部队残军,除了给他手下练手之外,并不能给他造成多大的麻烦,相反,俄罗斯人死一个,就少一个。
岂不是可惜。
言语之傲慢、之不屑都要从纸上文字间溢出来了,气的基廉斯克督军暴跳如雷,誓要将德亨碎尸万段。
但可惜,基廉斯克离奥廖克明斯克实在是远,且他已经得到德亨所带军队大体人数有多少了,上帝,奥廖克明斯克和雅库茨克人口全部加起来,都没有这人带来的军队和奴隶(役夫)多,他要怎么去打?
人不够啊。
无法,基廉斯克督军只得一面向托博尔斯克西伯利亚总督报告,一面派人向恰克图的谈判团送发消息,让使团发力,幻想德亨能退走两城,然后他们就可以不费一兵一卒“收复”这两城了。
德亨也没只一心的安顿军队,他也派人向恰克图的谈判团送了信件。
德亨在信件上着重说明,乐拿河与柏海儿湖自古以来就是种花家的领土,我们的历史典籍中,明确记载了苏武牧羊、饮马瀚海的史实,无知无礼之人占领了这里,杀我子民,抢我牛羊,我们现在,只是在收回故土而已。
又仔细说了战前有告知,给出了足够的时间让无辜百姓离城避难,留下的,乃双方自愿而战,生死各有天命。
最后,请谈判团能坚定国土立场,他将誓死捍卫国土完整,以及,帮忙告诉对方,他下一个目标是收回柏海儿湖,请对方做好迎战准备。
德亨在信里将自己的行为动机和立场说的很清楚明白,他是来收复故土的,不是来攻打的。
此次谈判的前提是鄂罗斯人先违背《泥布潮条约》在先,侵占黑龙江,叉司众果仁,向黑龙江沿岸百姓收税,如此暴行在前,那么,康熙二十八年签订的《泥布潮条约》就将作废。
现在,中鄂要重新谈判果徒问题。
中方的底线就是乐拿河,如果谈判不能行,那就用炮弹说话。
收复乐拿河是我中方的诚意和决心,对我方采取君事手段收复故土,无论鄂罗斯方同不同意,有没有意见,都不在我方考虑之内。
这是谈判的底线和基础,必须强调说明。
第265章
以阿灵阿为首的谈判团收到了德亨的信件, 为这位德公爷的硬气咂舌同时,迅速联系鄂罗斯一方,要求开始谈判。
按说, 他们双方谈判团到了之后,就可以即可定好时间,展开谈判了。
德亨在北方的行动消息一个接一个,他们己方看的都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接连改变谈判策略,更别提鄂罗斯方了。
他们根本就无心开始谈判,只是一再的派遣翻译员来朝中方叫嚣、抗议,然后就又很快回去,把他们弄的一头雾水的。
不知道鄂罗斯方这是在搞什么。
但不能一直就这么拖着,所以,阿灵阿几乎是一天一次的朝鄂罗斯营地派人,询问什么时候可以正式坐下来谈话。
而鄂罗斯方的回应只有一个套路:先是大力谴责中方没有谈判诚意, 然后说明, 他们已经向沙皇禀告恰克图的情况,没有沙皇的旨意, 他们不会与中方说一句话。
行吧,反正恰克图这里什么都有,这里居然有修建汤池子,无事之时,他们去汤池子里泡泡澡,吃一吃这里的烤羊肉串和奶糖果, 来此大军的粮草, 也源源不断的从黑龙江(庙屯)和喀尔喀两地运送过来, 真的, 他们不着急,在这里过冬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