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2章(2 / 2)
德亨笑拒绝道:“不了,我今天没空。”
没空你还跟个花孔雀一般来河边溜达!
德亨展示完自己的珠光宝气,就打算去中国城逛逛去,王惠民陪同。
王惠民早就来恰克图了,他是为德亨打探恰克图消息的暗探之一,当然,明面上,他是来恰克图做买卖的大商人。
还未进入小城,德亨一行就路遇一对结伴出行的…姑娘们,不看衣着,只看肤色、发色和瞳色,就不是一族的。
德亨好奇的去看她们,她们也满脸惊艳的打量德亨,见德亨并不驱赶她们,她们就壮着胆子推推搡搡的上前,将一捧带着露珠的小野花送给德亨。
德亨接过来,笑着道谢:“谢谢。”
姑娘们哄的一笑,然后互相拉扯着跑了。
德亨:……
就这么跑了?
他还有话要问她们呢。
王惠民见德亨眼睛追着她们的背影跑,没敢说唐突的话,只笑道:“这里的姑娘都泼辣的很,德公爷可要小心,晚上别被人钻了帐篷。”
“哈?”德亨一惊,继而一笑,草原上是有这种风俗的。
他笑道:“我那军营,一般人恐怕进不去。”
王惠民玩笑道:“那这些姑娘可要伤心失望了哈哈。”
对王惠民的玩笑,德亨莞尔同时,又问道:“我看这里似乎有不同血脉的人种,他们都是这里的百姓吗?”
王惠民笑道:“是,他们有的来自北方,有的来自西方,都愿意接受中国的管辖,缴纳一份赋税,得保自身安定。尤其是您攻克两城之后,有很多百姓都流入恰克图,寻求庇护。”
德亨奇怪问道:“为什么是来求助于我们,而不是去寻鄂罗斯庇护?”
王惠民笑笑,道:“鄂罗斯盘剥重税,而我们国家的皇帝,不仅不会收取喀尔喀的重税,每年还会向牧民资助粮草和商贸,如果我是这里的牧民,也会倾向中国,而不是鄂罗斯。”
德亨一想,还真是。
自康熙帝每年巡视蒙古以来,除了嫁公主以抚蒙古以外,还派遣官员来蒙古治理,传播耕种技术以外,还传播防疫、兽医、人医等知识,以和蒙古永久交好,互为甥舅,千秋万代。
也就是说,这些年来,康熙帝一直在以中原之富饶先进,哺育蒙古之贫穷落后,以归化城为例,短短二十来年,恪靖公主就将归化城从一个只有水草的荒蛮之地,变成一个可以迎接皇帝的富饶之城。
做中国的喀尔喀蒙古人,还是做以剥削为主收取重税的俄罗斯人,人家心里自然有一杆秤。
一个给,一个取,孰优孰劣,人家分的清楚呢。
第269章
德亨捧着一捧小野花入了中国买卖城, 这个买卖城具有中国所有传统城池的特征,四四方方的,两条东西、南北大道相交, 就是一座城了。
东西南北各有四个牌坊,从北面牌坊进入,德亨先去牌坊下一个地摊上买了一个合捧大小圆乎乎的陶罐,将手里的小野花塞进去, 摆了摆造型,别说,十分的有意趣。
将这一罐花交给一个护卫拿着,德亨开始在这买卖城里逛起来。
最繁华的乃是中心街,越往外,越杂乱,都是不成气候的粗糙小野摊,油盐酱醋茶锅碗瓢盆混在一起, 卖什么的都有。
街道上走的人也是蒙古人、洋人、汉人、西伯利亚人、和尚、喇嘛、男人、女人、老人、孩子等等俱全, 他们穿着各含特色的服装,牵着马匹、骆驼、牛羊穿梭在人群、摊贩、店铺中, 与北京城的小民们没有什么不同。
不管是谁,见到德亨都绕着走,眼睛却是好奇的张望过来,还暗地里和同伴们对着他指指点点,不管如何,德亨都眉眼带笑, 不惧指点, 不问喜恶, 兴致勃勃的走在这样烟火气十足的街道上。
走走停停, 看看问问,漫无目的,并不着急。
除了各色商贩百姓,偶尔能见到三五成群带刀的蒙古人走过,若是迎面走来,德亨就问上两句,原来是给恪靖公主收税的,顺便巡逻街道,维持治安。
德亨并未表明身份,这几个蒙古人一看他穿戴就知道身份不一般,听他又是说了一口流利的科尔沁蒙古语,虽然没有问出具体身份,心下却是已经有了猜测,等一分开,他们就去喇嘛庙报信去了。
买卖城自然是有治理官员的,官员所在,不是官衙,而是喇嘛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