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2章(2 / 2)
德亨:“人呢?”
张大奎笑道:“有几个跟随出战的渔民有不同程度的擦伤和灼伤,还有一个最倒霉,骨折了,也不知道怎么弄得,回头让随行军医看着诊治就没事了。水师全员无伤亡。”
德亨失笑:“都说了,不让他们跟来,他们偏来,伤了赖谁。”
陶牛牛:“我看了,多数是被您刷下去的,心有不甘,想要证明自己,才自发跟来的。这属于自愿,您可别发好心,再给他们补贴,咱们手头也不富裕呢,得省着点花。”
德亨自己建的水师不是谁都能进的,他倒是没有满汉之分,相反,水师中大部分都是汉人,且担任水师军官的,全部都是他精心培养的汉人。
但是吧,水军训练要比陆军更加严格和精细,首先,人的体格要跟得上,不能虚,要够壮,其次是水性,在东南沿海,这个要求反而是最普通最能达标的。
再就是经过初步选拔训练后,要做到身手敏捷、下盘稳固,因为要在船上开炮射枪,将双脚焊死在甲板上是基本功。
再然后,就是智力。
也就是聪明的头脑。
选拔之初,不要求识字,等被选上后,水师里的教官会对新兵进行系统的教学,从基本的识字、算术、语言、到画海航图、指挥作战……
知识种类丰富多样,甚至还有教写八股文的,只要你能学的会,学完去考科举都成。
但你学得会吗?
普通水手要求当然不高,但要是想做军官,那一次次考试都能考的你怀疑人生。
德亨要的当然不只是作战悍勇的水手,他要的是能指挥作战有高军事素养的海军军官,所以,在最开始的选拔上,就要做到精益求精。
那些四五十岁的老大爷就算了吧,一身的习气毛病,别再给他的新兵宝贝蛋子们给带坏了风气。
在打造水师上,德亨提出的要求花样繁多,试错的次数和代价更是一次比一次高,让管钱袋子的陶牛牛都忍不住变色。
就是有金山银山德亨还真有也经不住这种花法。
德亨一听到陶牛牛“省着点花”这四个字就反射性的牙疼,惊疑不定问陶牛牛道:“又亏空了?”
那小声音,都带上颤音了,那小表情,比失约面对锦绣的时候都要小心翼翼。
周达龙忙道:“将军无需为军费担忧,如今p国人和e国人被咱们打跑了,澳门、香港的生意全都归了咱们,很快就能回血一番。”还留在澳门和香港的货物也都成了他们的战利品,处理一番,也是一项收入,可以弥补这次出船的军费。
周达龙是德亨手下第一批水师副将,领一支舰队,包括1艘全副武装的铁船、5艘打配合的中型带炮木船、20艘小型补给船。
这次出战,一艘铁船的指挥官是德亨,另一艘,就是他。
周达龙是以船为家的渔民,阖家老小世世代代生活在小渔船上。
他从阶级的最底层一层层的冲出重围,一次次考上来,成为突围成功的唯三佼佼者,虽然跟随德亨的时间很短,只有不到三年时间,但他已经将自己当做德亨的死忠了。
只忠于德亨一人,不是德亨所在的朝廷。
陶牛牛死鱼眼:“这些我都考虑进去了,刨除买第二季稻米的钱,第四季度的军饷、码头工钱、船只修缮维护钱、炮弹补充、购煤炭……这些钱都还没着落呢。”
德亨惊恐到有气无力,弱弱道:“离十月份,还有三个月呢,是不是考虑的太早了?”
搞军事太烧钱了,他知道的,但他从不知道,从无到有是这样的烧钱。
建海军,他一个人扛,有些扛不住了。
他从来没缺过钱,但现在,他缺钱了,十分的缺。
周达龙再献策:“咱们不是捞上来一个e国的海军上尉嘛,让e国人拿钱来赎他,不赎,咱们就宰了他!”
德亨抚掌:“好主意!”
陶牛牛无语望天:屁的好主意,这主意烂的不能再烂了,一个上尉俘虏能值几个钱,还不够他手里一天流出去的钱呢。
张大奎忙打岔问道:“将军,咱们现在就回航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