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2章(2 / 2)
雍正帝笑道:“如果那奏本真出自他手,此人当用。”
允祥:“皇上英明。”
然后就陷入了沉默。
允祥知道雍正帝为什么沉默,因为,所谓李卫上的革新盐政奏本,其实是脱胎于德亨的新盐政。
李卫自己就是江南徐州人,对旧年盐政和德亨的新盐政都知之甚深,又在户部当差多年,所以他才能作出那本革新盐政奏本。
当然,李卫本人大字不识几个,奏本是师爷代笔,他自己口述的。
良久,雍正帝才道:“革新盐政不是小事,先任命他为两江盐道,限他一年之内,理清两淮盐政,不论旧法新法,朕只要结果。”
允祥惊了惊,道:“是不是…擢拔太快了?或许再让他历练几年更为稳妥。”
雍正帝摇头道:“时机不等人,朕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朕不是信他,朕是信你,他既是你举荐的,朕就敢用。”
德亨已经创造好了革新盐政的大好时机,不抓住了,雍正帝不甘心。
想了想,再道:“让他多去德亨门上跑一跑,学些精髓回来,要是能从德亨手里拐几个老人跟他去江南最好,能省不少事。”
允祥忍不住道:“何不就将革新盐政之务交给德亨去做。”
雍正帝:“……他还是留在京里,朕眼皮子底下吧,朕怕江南的士绅豪强们拆了他。”
允祥:……
“皇上慈爱,希望那孩子不要多想才好。”
雍正帝捏了捏眉心,道:“他聪明的紧,李卫一去,他就能明白。他……只要新盐政能按照他的想法推行下去,他不在意那些虚名。”
听了雍正帝这话,允祥心中一动。
德亨不在意新盐政的虚名,那是不是,也不在意建图书馆的虚名?
是不是,不管建图书馆的过程如何,最终只要能开建就行了?
允祥始终觉着,对建图书馆,德亨妥协的太痛快了。
纵使心中翻江倒海,允祥面上一点都不显露,平静说起另外一件事来。
“江宁地方奏请建贞节牌坊……”
第360章
就像当年弘晖亲带萨日格去钮祜禄府上拜访阿灵阿一样, 允祥亲带李卫来国公府拜访德亨。
说明来意后,德亨顿时明白了雍正帝的心思。
德亨哂笑,说实话, 他心里是松了一口气的。
不得不说,雍正帝是了解德亨品性的,德亨的确不在意新盐政是不是在他手里施行。
他只是希望新盐政顺利实施后,从南洋群岛到西伯利亚, 从虾夷岛到哈萨克,这片辽阔土地上的所有老百姓、也就是雍正帝口里的小民,能吃的起盐,能真正得到实惠。
让芳冰带李卫去大书房见人,德亨在小花园里招待允祥。
小花园里新移栽了几株牡丹,表面枝叶被修理的稀稀拉拉的,和泥土连接处的主干却结实有力,一看就是在蓄力生长。
允祥笑赞道:“这几株牡丹长的好, 再过一个月就能打骨朵了。”
德亨笑道:“这是岳兴阿送来给萨萨的, 萨萨随意让在府里找个地方栽下去,我想着这里栽几株牡丹也挺好, 就让移栽在这里了。送来的时候还是枝叶繁茂的,栽下去就给修理成这样了,我都怕是不是让我们府上花匠给侍弄死了。”
允祥笑道:“哎,这花匠是个高手,新移栽的花木,需要将侧枝多余的枝叶都给修剪掉, 只留主干上的得用的就行了, 这样新栽下去的根系才能有多余力气扎根, 等根扎劳实了, 就能重新长出新的枝叶,这花木,才算是移栽成活了。”
指着牡丹主干给他看:“你摸摸这主干,触感饱满结实,就是已经重新扎根了。”
德亨摸了一下,没啥感觉,只笑道:“十三叔也懂花木,真是博学多才。”
允祥摇手,不在意道:“你要是种上十多年的地,你也能一眼就看出来是活是死,这跟是不是博学多才没关系。”
德亨随口问道:“皇上旧枝修剪的怎么样了?”
允祥:……
刚才都是无心之语,他只是纯然的说如何移栽花木,听在德亨耳中,就现学现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