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1章(2 / 2)
近日,直隶乡试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雍正帝让德亨去武英殿督印乡试结束后要发给在京学子正言书册,所以,早上七点钟,神武门上大钟报时之后,德亨就去武英殿打卡上班去了。
大朝小朝,除非是雍正帝点名要他去,平时时候,他不去的话,雍正帝也不强求,都随他。
反正都在宫里,不过是一句话就到的事儿。
要是住在国公府,少说得早上五点钟就出发来紫禁城上班,现在住在毓庆宫,德亨深觉,不管是去养心殿,还是去内阁,或者去六部、宗人府,上班是真方便不少。
德亨上班后,锦绣就无聊透顶。
倒不是不能出门,而是出一趟门,太不方便了,得看时候。
因着毓庆宫特殊的地理位置,锦绣若是要出门,有两条路可以走。
但能让锦绣这个王妃能走的,只有一条。
出毓庆宫的大门,右拐,走阳耀门,路过斋宫门口,出仁祥门,进入乾清宫和斋宫之间的夹道,向北,去西六宫,然后从御花园转道,去东六宫。
这是去后宫最近的一条路,但有一个坏处,就是毓庆宫实在是太靠近乾清门了。
乾清门是皇帝御门听政的地方,尤其今上是一位十分勤政的帝王,这就意味着,乾清门外是朝内外大臣来往最多的地方。
乾清门和斋宫紧紧挨着,说是中间只隔了一道夹道,但最前面,是由一处处门和班房连接起来,成为前朝后宫的分界线。
斋宫门的对面是一组密集的班房,分别是侍卫值房、九卿房、散佚大臣值房、外奏事房。以前德亨给康熙帝做御前侍卫,不当值时候,有时候也会来这处侍卫班房串门休息。
这些班房虽然开门向西,斋宫门对着的是班房的北墙,但不能否认,早上九点之前,人来人往最频繁的时刻,毓庆宫的女眷要是这个时间点出门,保不准就会在仁祥门外,和某个外朝大老爷面对面走个正着。
就算有太监宫女开道,就算是有人护着,就算是坐着轿子,但遇着了,总归是不好的。
九点以后,御门听政基本结束,有必要的大臣都去养心殿候着去了,乾清门前才会慢慢安静下来。
这个时候,如果锦绣想出门的话,就可以先让奴才去探路,然后跟躲神似的出仁祥们,去后宫。
出去这么麻烦,要是下午回来的话,就会方便许多,可以原路返回,也可以直接走隆宗门和景运门这两个大门,大大方方回毓庆宫。
所以,如果当天必须要出门的话,锦绣得三四点钟就起床,然后赶在宫门开钥,也就是五点之前出毓庆宫,避开朝臣们上朝时间。
刚进宫那些日子,她就是这么做的,日日一大早去长春宫和慈宁宫请安,一开始德亨还陪着,后来锦绣不要他陪,他也只得作罢。
还有一条比较远的路,就是出了毓庆宫大门,直接向南走,过前星门,前星门外就是景运门。这里是皇宫侍卫大本营,是皇宫校场,再往南就是箭亭,是武进士殿试地点……
一句话,这条路四通八达,去哪里都走得通。
但是,这是德亨和永琏能走的路,不是锦绣这个王妃能走的。
前星门外到处都是二十啷当青春正盛的大小伙子,你个美貌少妇日日打这里过,说的过去吗?
就算德亨愿意,锦绣也是绝对不会从这里出门的,羞也羞死了!
自从搬进毓庆宫,锦绣已经在后宫拜访了个遍了,她就算再闲不住,再闷的慌,也知道,日日出宫走动会招来闲言碎语,所以,这几日,她打算在宫里闷着,过几天再出去。
闲着没事儿做,她就在家教儿子。永琏才三岁半,虚岁四岁,坐得住才是奇怪。
于是,才和长春宫派来给她送点心的嬷嬷说了两句话,宫女急匆匆来报:小阿哥不见了!
锦绣顿时眼睛一亮,起身道:“快,随我去找!”
长春宫嬷嬷:……
或许、可能、大概……先让奴才出去找?这个点儿外头都是朝臣呢。
但她知道,这位主儿不是她能“教”的,也就不说什么了。
锦绣先让奴才去前星门外问问守门的侍卫,有没有见到永琏,奴才很快回话:“没见到小阿哥从这道门出去。”
锦绣猜也是没有。
前星门侍卫早就认识永琏了,如果永琏出了这道门,前星门一开,就会有侍卫报告,永琏在他们那里。
没出前星门,那就很可能去了班房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