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4章(1 / 2)
“是是,是这个理儿,还是咱们王爷仁义。福爷,您继续说,旁的人别打岔,别打岔……”
这位福爷,是这朝阳门内有名的牙行,专做房屋过户、典当生意的,在房屋上面的消息,他就比旁人灵通一些。
茶小二姻殷勤的给他添上茶,福爷呷了一口,哈了口气,继续卖力道:
“正阳门可是这四九城的正门户,临着棋盘街,衙门、官宦人家不老少,就算是平头百姓,不论旗民,都也不是什么破落户。这样的人家,人可能不会太多,但宅院占地可不老少,一户少说有十间房,一房有十方、三十方、五十方不等,就按折中三十方算,一户光房屋,就能补贴至少一千两,更别说再加上人头了。”
“街坊们,我这都是往少了算的,你说哪户房舍少了十间?只要一动脚搬家,一千二百两拆迁银立马到手,你们说,我算多了还是少了?”
一个粗布汉子就嚷嚷道:“我们主家是正经的两进的院子,前后六间大房就能有一千两的补贴,更别提少爷们住的厢房、小姐们住的绣楼,还有咱们奴才住的倒座房,牛马牲畜房,真要按王爷这补贴法,乖乖,我家老爷至少有三千两的进账。”
就有汉子嘻嘻哈哈说他:“你们主家那宅院,我从外头看就知道有多少,你定是说少了。”
“说少了才是正当,他要说实诚了,回府他家老爷不抽他个皮开肉绽的。”
“哈哈哈哈……”
福爷按按手,站在茶桌空隙间的空地上,大声道:“街坊们,不管这宅子是大、是小,按定王爷这法子,咱们定然是吃不了亏的。”
“不仅吃不了亏,还有的赚,拿着这到手的一千二百两银子,买新宅院也好,买块空地,新建也好,总归是都能得了好儿,但是,现在是三王建这图书馆,三王啊,一家一户,就给五十两,让咱们滚蛋!”
“打发叫花子呢!!”
“就是,都是王爷,怎么这个就这么悭吝……”
“不能够,没有一千二百两,我是死都不会搬的!”
茶馆里顿时沸腾起来,怨气能将屋顶给掀翻了。
“安静,安静……”有一个穿着差役马褂的人吆喝着让叫喊拍桌子的男人们都安静下来,听他讲话。
“街坊们,我李老二领了个差事,说一说这内里的话,不是说不应该,是说了给你们听,你们心中好有个数儿。”
“李监头,您有话请讲。”福爷跟李老二拱手请道。
李老二道:“您们似乎忘了,咱们现在住的地儿,啊,房舍、牛马圈,是睿王爷带领咱们祖宗刚入关那会子,给咱们住的。什么红纸啊白纸啊,那是后来的户籍册子,不是房宅契。您们自己说,您们手里的宅契,是红纸还是白纸。”
众人皆哑然。
有汉子憋气道:“可是,咱们老一辈在这地儿住了多少年了,房子怎么就不能是咱们的了?”
李老二:“您这说的就是赌气话了,正儿八经的,皇上要咱们搬,咱们就都走,这里的房子,房契都在内务府,都是皇上的。就说近些年,四九城兴建了多少王府、贝勒府、贝子府,有多少就是在寻常旗户上面建成的?他们搬的时候,可有补贴了?怎么到了占用咱们的地儿建图书馆,就要给咱们补贴了?”
“要真补贴,以前那些人,恐要说事儿了。”
有那积年的老人,就道:“补贴这事儿吧,是有先例的。犹记得,顺治爷那会子,给老王爷们建王府,迁走的旗人,也是有补贴的。我听我祖父说起过,顺治爷的老例是按房间算,一间房给银三两半,有多的,有少的,但也都有,大家伙儿也都搬了。”
李老二先给这老头儿行了一礼,笑道:“您老说古,咱们是信的,看来,定王爷就是按照顺治爷定的老例给咱们发的拆迁银。”
有人就疑惑了:“咱们现在按方算,一间十方算的话,得有十两银呢,比三两半多六两半。”
福爷就道:“一甲子前一斗米才多少钱,现在一斗米多少钱,米钱涨了,房钱自然也是涨了。”
众人纷纷附和:“是这个理儿。”
“可是,咱们在这里说的再多,三王不给,咱们也没法子?”
“不给不就不搬!”
“对,不给咱们就不搬……”
德亨手掌在茶桌上拍的啪啪响,跟着吆喝道:“不搬不搬不搬…哎哟,哪个孙子踩我脚!”
华圯:……
华圯豆大的汗珠挂了一脸,给德亨使眼色使的眼睛都要抽筋了,见德亨只顾着吆喝就是看不到他,情急之下一时没忍住一脚踩了下去。
踩完就后悔了。
如今这位主儿是他能踩的吗?
他不会生气怪我吧?
德亨看了好半天,才认出来对面那个四十开外的中年汉子是玛尔珲的儿子华圯。
他在这里坐了老一会了,已经过完了瘾,就跟在华圯身后走出了这间用草棚子搭建在城墙根下的茶廖子。
到了街道上,德亨用扇子遮住大太阳,咧嘴道:“找我啥事儿?”
华圯:“恳请移步说话。”
德亨:“你带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