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1章(2 / 2)

德亨接过来,将剩下的瓤肉一口咬下,嚼嚼嚼,将皮扔进火力,再看火焰升腾,然后慢慢恢复下来。

弘晖将茶递过去,德亨接过,饮一口,将唇齿间的残余送下,重重叹息一声。

弘晖:“又怎么了。”

德亨:“没意思的紧。”

弘晖:“那什么有意思?”凑到他耳边,戏谑道:“让皇上跟你服软有意思?”

德亨猛地转头,差点撞上他,弘晖得逞,得意挑眉轻笑。

德亨白眼他:“胡说什么呢你。”

弘晖摇头晃脑:“君为臣纲,父为子纲,你就认命吧,让他先跟你服软,是不可能的。”

德亨拿火钳子狠狠戳茶炉子里的炭火:“哼!”

弘晖:“差不多就得了,他三天两头的赏赐永琏,还不够明显吗?”

德亨:“哼哼!”

弘晖:“你折子都写好了,到底什么时候拿去给他。”

德亨:“哼哼哼!”

弘晖:“再戳这炉子就漏了。”

德亨将炉子敲的邦邦响:“是不是都知道了!”

弘晖知道他在说什么,很中肯道:“理政大臣,内阁那几位,差不多该知道的都知道了吧。”

德亨不解:“他们是怎么知道的?我手下有细作不成?”

弘晖“哈”了一声,不无调侃道:“你可是从康熙朝走过来的老臣了,你什么事没做成过?你是不上朝,殊不知,多少双眼睛都盯着你呢。图书馆迟迟落不成,却没有人着急,你道是为什么?”

“八旗兵丁都要闹的沸反盈天了,就等你出来主持公道,你以为你躲的掉?”

“你当九门是什么地方,你说去勘测就勘测,你说画舆图就画舆图,你说趁着过冬疏通坝河、清河,大兴县令就巴巴的给你做向导?”

“咱们都等着你呢,结果,左等右等,再等就过年了,你要让人等到什么时候去?”

德亨:……

德亨有些心慌,他不知道,有那么人在等他。

等他革旧出新,等他引领新风貌。

可是:“我想翻修北京城,我想在九门外建外城,我想建图书馆,想建国家银行,收铸币权国有,减免农赋税,还想改革科举,为国家培养更多适应当下的人才……这些都能行吗?”

弘晖手指颤了颤,低沉了声音,道:“我从未见你如此没有自信过。”

德亨:“我不知道,弘晖,我不知道,这不是我想要的。一切都跟我想的不一样。”

弘晖坚定道:“没有什么不一样的。我们一起去做,结果不会有不一样。”

良久,德亨放下火钳,道:“我又不是小孩子了,你不用安慰我,我知道该怎么做。”

弘晖:……

德亨起身,道:“我得去巡视了,不陪你了。”

弘晖在他身后道:“德亨,我说的都是真的。”

德亨停下脚步,回头对他笑道:“你说的自然都是真的。”

对他挥挥手,走了。

弘晖站在礼部大堂门口,看着他背影越来越远,喃喃道:“我说的都是真的……”

第381章

恩科殿试, 策问四问,雍正帝求才、求策的迫切心情,呼之欲出。

第一问:“朕惟致治之道, 必先公忠。公则无私,忠则无贰。然或面从退言,矫饰沽名,其心实不可问……何以使内外臣工, 咸怀靖共,永肩一德?”

请考生分析官员“表面忠诚,实则营私”的根源,提出确保臣子“真心为公”的举措。

第二问:“迩来吏治,或尚虚文而鲜实效,或习便安而忘远图……何以使官方整饬,人怀竞劝?”

请问考生,如何革除官场“敷衍塞责、贪图安逸”的积弊, 寻求激励官员勤政的方式方法。

第三问:“教化者, 为治之本;刑罚者,辅教之末。然今教化未孚, 而犯法者众……宜何道以迪之?”

请考生发醒,当今世道,因何道德教化失效、犯罪频发,官员应如何协调“德治”(教化)与“法治”(刑罚)的关系。

第四问:“生齿日繁而地不加广,赋税有常而用度无穷……何以使家给人足,俯仰有资?”

请考生针对人口激增与田亩有限的矛盾, 提出既能家家小康, 又能收取足够赋税的具体方案。

第一问探讨忠君为公之道, 第二问革除吏治荒怠之弊, 第三问寻求教化与刑罚之平衡,第四问解财政与民生之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