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4章(1 / 2)

哪怕搬砖,哪怕挑粪,至少混一口饱饭吃呢。

德亨是相信皇帝有富强八旗的心的,但不得不说,这群关外来的野人们,从皇帝到普通旗人,都不擅经营财富。

皇帝只会花国库里的银子,花出去了,然后还不知道银子到底花到哪里去了。

就是举国之力,用汉人农民的心血养一群人,最后养了个寂寞出来。

德亨不能跟雍正帝说,你养了一群瘦猪,吃肉都没几两,他只能建议,将“闲散旗人出旗”,让他们耕田也罢,经商也可,自己养活自己去。

真的,给他们一条生路吧。

但雍正帝只对建设拱卫京师的“卫星城”感兴趣,他想的是在京城之外建造八旗城池,让京城更加牢固,完全没有朝安置兵丁、流民之上去想。

雍正帝感叹道:“要按照你的想法建这些城池,花费可不少,不过,砖瓦可命流民就近垒窑烧制,木材可就近在西山砍伐,倒是能省一笔,不过,还是竭力不止啊。”

这番奏对,德亨没多少心气儿,但他还是心平气和道:“我并不打算就地取材,所用砖瓦、木材,全部都从海上运来,经天津港至通州,最后运到京郊。”

雍正帝皱眉:“这是什么说法?”

德亨:“皇上,您没发现,北京城的沙尘,一年比一年盛了吗?每到冬天,北京城的上空,都弥漫着一股子消散不去的烟尘,昼如昏暮?”

雍正帝:……

德亨:“这是因为西山的森林覆盖率在下降,已经无力阻止从西北吹来的风沙,所以北京城沙尘一年比一年大。北京城所用煤,全部从西山开采,加快了西山植被破坏,煤炭燃烧,加剧了天空的雾霭……”

雍正帝:……

德亨还在继续:“我出京之前,昆仑湖水位还能漫至堤岸,等我回京,水位已经下降了四分之一了,说明昆仑湖的水在紧缩,西山的水也在减少。畅春园从昆仑湖取水,我猜,畅春园用水,应该也受影响了。”

雍正帝:……

“你的意思是说,都是因为西山树木砍伐之故。”

德亨:“对。”

雍正帝:“无稽之谈。”

呵呵。

德亨怎么就一点都不意外呢。

德亨饮了一口茶,笑道:“皇上,您一定没听说过,‘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句话……”

雍正帝瞪眼。

德亨:“……西山离圆明园更近,我想,如果西山真秃了,最先影响的一定会是圆明园。啊到时候圆明园黄沙埋屋,园子里珍贵的花木和富丽堂皇的宫殿、屋舍,全都毁了,您说,是不是相当于毁了一座金山银山?”

雍正帝已经不是瞪眼那么简单了,他开始手痒,要打孩子了!

苏培盛开始忍不住的腿肚子打转,几乎要给德亨磕一个了:爷嘞,您能不能说两句好听的?

雍正帝咬着牙根道:“先帝在的时候,你也是这样跟他说话的吗?”

德亨沉默一会,道:“我出京之前,还没有这么明显的发现,等我回京,事情又多又杂,先帝又是……这事我就没提。我是想从皇上手里办成‘保护西山’这件事的,毕竟,我们是父子嘛,儿子想做事,老爹不支持一下?”

雍正帝:……

雍正帝卷吧卷吧奏折,探手敲德亨脑门一下,发怒道:“老子准允了!”

德亨:……

德亨眨巴眨巴眼睛,没明白这话什么意思。

苏培盛真跪下了,他提醒道:“王爷,快谢恩呐。”

德亨:……

德亨挠挠后脑勺,扫了一下案几,疑惑问道:“您的茶呢?”

苏培盛还要起身,陈福“嗖”的一下蹿到墙边,从案几上捧起雍正帝的茶盏,又“嗖”的一下送去了炕几上。

德亨轻咳一声,双手端起茶盏,送给雍正帝,笑吟吟道:“谢汗阿玛允准之恩?”

雍正帝定定看着他,他从登基开始,就没遇到过如此潦草的“谢恩”。

德亨见他不接,就怏怏道:“原来是诓我的。”

茶盏要收回,雍正帝托住了茶盏,将茶盏定在了半空中。

雍正帝看着德亨,正色道:“德亨,我可以巡先帝老例用你,不管、不问,不插手、不质疑,一切由你做主。我将每年拨给八旗的养银给你,随你支配,图书馆也可以交给你建,但你要给我一个崭新的北京城,还有你说的卫星城。你能做到吗?”

德亨也回望他,郑重问道:“你将养八旗的银子给我,是将八旗也交给我吗?”

雍正帝:“不,八旗乃是根基,你所思所想,与解散八旗何异。我是皇帝,不能堵你的聪明才智。八旗没了,我大清就没了,你我都承受不住这个后果。”

“我将八旗养银给你,是将八旗兵丁银米发放和多余供养交给你,可不是将整个八旗都给你了。”

“你要小心每年拿八旗供养银的王公们,你从他们嘴里夺肉,他们可不会如那些穷苦兵丁一样对你感恩戴德。”

德亨点头:“我知道了,我会小心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