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1 / 2)

“好,好。”英杨舔舔发干的嘴唇,不知该喜该忧。大雪观察他,问:“英杨,你说实话,有把握吗?”

“从七号码头出货要批条,”英杨沉吟道:“和平政府能办理批条的是内政部的运输处。您应该知道,我大哥是内政部次长,我想,因为这个才让我们支援吧?”

大雪没有正面回答,却说:“你和英柏洲的关系我略有耳闻。我今天见你,想听你说说困难。如果做不到,就不要把担子压给你一个,我们可以重新计划。”

英杨心底涌出暖流,不暇思索说:“我试试吧,如果不行再向您汇报。”

大雪正色道:“按照战时地下工作要点,保存力量是重中之重,如果不行就放弃,我们另想办法!你现在的位置很重要,能做的事很多,你要珍惜!”

英杨认真点头:“您放心吧!我有分寸的!”

“另外,你明天到静安寺去一趟。下午两点,供香处有人拿着本《良友》,你问他在哪买的,他说这期卖完了是绝版,你说要借来看看,他说八块钱卖给你,你就告诉他他太贵了,八块钱能买头猪了。暗语对上后,他会与你接头。这个人姓杨,叫杨波。”

英杨睁大眼睛,不可置信的望着大雪。大雪发现他神色不对,问:“有什么问题吗?”

英杨不知从何说起。其实他并不知道杨波的具体情况,只知道他是微蓝的领导,是“小队长”。

也许和英杨一样,来自延安的杨波小队也接到任务支援华中局。这是好事,至少在任务完成前,微蓝不会离开上海。

******

从锦云成衣铺出来,英杨心情良好。新来的领导看起来不错,与立春比起来,大雪更有温度,而与老火比起来,大雪却又更加理性。

英杨在伏龙芝受训时,听俄国教官说起,一个清晰冷静的领导者,能在危急关头拯救队伍,反之,也能带着队员滑向深渊。

英杨想,现在上海强敌环伺,和平政府打出的口号是和平、反共、建国。他们代表四万万中国人投降了,却把镇压反抗者的屠刀指向延安。

换句话说,共产党比军统更难生存。即便如此,社会部依旧敬告各级,暗杀不能解决民族困境,除却针对叛徒和行凶者,开展工作不能依靠暗杀。

军统用暗杀告诉全中国:我在抗日!共产党却用扩充根据地惹人诟病。英杨常在射击俱乐部听人阔论国事,他们说日本人救了共产党,如果没有正面战场牵扯兵力,早就云云云云。

可是他们想不到,大别山上缺粮缺药的队伍,他们没有精良装备,却牵扯着鬼子清乡团,担负转移群众的重任,是多少百姓的指靠。

英杨想,再难也要完成这次任务。

他回到家,阿芬照例迎上来,笑得满脸都是故事。

英杨问:“你今天是开花了吗?这样兴头着干嘛呢?”阿芬噗嗤一笑,悄声道:“小少爷!家里来客人了!”

“来客人嘛来好了啊,是太太的牌友吗?”

“是啊!你猜是哪位牌友?”

英杨看她这神头鬼脸的,心下微动问:“是冯太太吗?”阿芬咯咯笑:“是呢!正是呢!”

“呵呵,冯太太来了有什么好稀奇。”英杨生出隐隐渴望,却不敢叫它成形,只说:“来就来嘛。”

他说着进了客厅,第一眼瞧见的却是林奈。难道阿芬的笑是为了她?英杨很失望。

“林小姐?你怎么在这里?”英杨问。

比起阿芬的高兴,林奈明显不高兴。她嘟着嘴坐在沙发里,看见英杨冷哼道:“我为什么不能来?这是你一个人的家吗?”

英杨无言以对。

承蒙她替微蓝打了掩护,英杨多少是感激的,因此处处让着她。可林奈今天脾气大,山雨欲来风满楼的鼓足低气压。

英杨不耐烦奉陪,默然展开报纸。林奈看他悻悻不语,不由讥刺道:“听说你和柏洲哥哥不是亲兄弟,没错吧?”英杨奇怪:“没错啊,你知道的也太晚了吧?”

“我之前还不相信呢,”林奈冷笑道:“今天才明白了,果然不是一家人,进了一家门也没用的!”

英杨放下报纸:“你要说什么就说出来,不必阴阳怪气的。”

“我阴阳怪气?那可不是嘛!我把心掏出来都叫人嫌腥的!原想着英家是要脸的,决不能沾上不三不四之人!可你并不是英家人,因此不要脸面也应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