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1 / 2)
英杨忽然想起什么,又问:“你要带着杨波参加福泉山救援吗?”
“不,”微蓝轻声说:“高云传达了上级指示,要求我保证不参加行动,并在救援结束后即刻离沪。”
船舱里静极了,他们没有再说话,也没有睡去。分别就在眼前了,来的这样快。
她回根据地后很难来上海了。英杨想,但愿胜利之后,还能在琅琊山相见。
******
第二天蒙蒙亮,英杨和微蓝同大娘告别,到车站买票回上海。路上也还顺利,到上海后,英杨怕骆正风担心,安顿好微蓝就去特筹委。
果然骆正风白着脸在办公室转圈,见到英杨嘎声道:“小少爷,你没事吧,可吓死我了。罗鸭头说你被日本人请去喝酒了,是什么情况?”
骆正风这次派遣英杨是私活,真弄出事来很难交待。英杨摸准他心理,轻描淡写道:“苏州卫戍军的山口队长与我一见如故,吃顿饭罢了,干嘛大惊小怪?”
“你吃饭要吃整夜吗?张七在旅馆等了你一夜!”
“这事说来也巧,冯其保的太太约金灵做蚕丝被子,她昨天也在苏州,所以我……”
骆正风恍然笑道:“原来是这样。小少爷辛苦一晚上,今天还来上什么班?回去歇着吧。”
左小静像只定时炸弹,也不知什么时候要爆,弄得英杨心情不好。骆正风叫他回去,他顺水推舟打算走了,刚走到门厅,便见陈末从楼上下来,冲英杨笑笑:“好几天没见到你了。”
英杨对陈末充满好感,便站住脚说:“陈处长,我天天都能看见您,看来您眼睛里没有我啊。”
陈末微笑道:“小少爷这话是在批评我,既然如此,相请不如偶遇,共进午餐如何?”
陈末素来少言寡语,同谁都半冷不热,只跟杜佑中骆正风走的近。他能开口邀请午餐,英杨受宠若惊,焉有不答允的道理。
出了特筹委的院子,是一条清寂马路,对面一排雪松,后头是私家宅院。吃饭要绕到隔壁街巷去,英杨和陈末沿着雪松往前走,见那松树下半截刷着白漆,也不知什么人调皮,把刷漆的树皮剥掉弄出图案来,一株是圆的,一株是方的,一株画个叉,一株又勉强是个眼睛。
“真是闲的。”陈末喃喃道:“饭都吃不饱,却有闲情弄这些。”英杨笑笑道:“苦中作乐过日子嘛。”
陈末伸手点在画眼睛的树上,说:“只有睁眼没有闭眼很无趣,若是我,什么圆的方的都不必,只一株睁一株闭,这条路飞快走过去,能看见只眼睛眨啊眨的。”
“陈处长很有童心。”英杨奉承道。
陈末却问:“小少爷喜欢音乐吗?”
英杨t愣了愣:“陈处长是说乐器吗?我对这些不通。”
陈末于是笑笑:“音乐是超越语言的艺术,电波也是这样。我时常想,如果人类没有语言,这世界会美妙许多。”
英杨没明白陈末的奇思妙想,也许天才都是这样,内心世界光怪陆离,没人可以理解。
他们沉默着向前走,雪松一株株闪过身侧,很过走到街的尽头,雪松没有了。拐向另一条街时,陈末说:“这里有间馆子菜很好,我们去尝尝吧。”
英杨答应说好。菜馆就在隔壁街口,门面不大,牌匾是黑漆的,用绿彩填出“云客来”三个字,却也玩味。
正在开午市,店里生意尚好。伙计与陈末相熟,见他来了忙迎上去笑道:“陈处长来啦!还是一客包饭一客例汤吗?”
“不,”陈末微笑道:“我今天请客,要个二楼的雅间。”
伙计答应一声,将白毛巾甩在肩上,领着往二楼去,捡了背街的雅间。窗外是别家院落,洒扫洁净,清静无人。
两人相对而坐,一时无话,便谈讲些时事财经。这话题也不敢深聊,点到为止说些套话罢了。英杨虽在心里认定陈末是自己人,但微蓝没承认,他并不敢确定,因此交浅未能言深,也有几许尴尬。
坐了不一会儿,伙计先捧进来一盆莲藕骨汤,香气四溢,油花葱花极漂亮的浮在汤面上,让人食指大动。
陈末便说:“小少爷去过武汉吧?那边喜欢熬藕汤,十分鲜美。上海的莲藕虽不如武汉,但这里的汤头滋味好,在上海是最好的!”
他说着动手,替英杨盛了一碗。英杨忙接过来,尝了自然说好,顺口问道:“陈处长是武汉人吗?”陈末摇摇道:“我土生土长的南京人,住在桃叶渡,你晓得桃叶渡吧?在夫子庙那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