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1 / 2)
1939年3月,中共江苏省委重启,刘晓任书记,刘长胜任副书记,王尧山任组织部长。1939年4月,日本特务秘密护送汪精卫等人进入上海,着手组织伪中央政府,直到1940年3月,汪伪傀儡政权才在南京正式成立。1939年9月,在上海成立汪伪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特务委员会特工总部(之前是筹备委员会),以丁默邨为主任,李士群、唐惠民为副主任。
《追光》的故事背景设置在1939年,这段时期中国上海的历史背景就是这样,讲谍战就绕不开特高课、76号,上海地下党和军统锄奸团。
《追光》的重点在英杨个人的成长,所以在第一部 ,英杨是个“抑”的状态,所以会有评论说他不够爽气。英杨的身世背景设置有三点考虑,一是更适合潜伏,二是第三部到南京后重点要放在46年之后的金融战上,三是英柏洲在第二部将成为英杨最大的阻碍,英柏洲的老师林想奇,是根据“梅思平”化名而来,有兴趣的读者可以搜一下此人,了解一下低调俱乐部。
推动《追光》的故事主线是卫兰的身份,暗杀藤原是卫兰假冒“微蓝”接触到英杨,送药上山是杨波喊出“洞拐”引发英杨的猜测,“冯乃德”意外被捉是为了挑明卫兰不是“微蓝”,福泉山营救是为了引出默枫、钱先生和微蓝的关系,以及激活南通地区细菌战情节,后面静子的出现,也是用魏青这个身份作诱饵破局。
如果有细节上的不妥当,后期我会做出相应修改。
写《追光》的大纲时,我原本计划分做三部,第一部 在上海,写成长。第二部在重庆,写斗争。第三部在南京,写领悟。也许很多读者觉得特工很酷,地下工作者冷艳隐忍,人设带感。但在现实中,地下工作者是很难的,我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咱们每天上班总要干点实事,从老板那里领工资才能心安理得,所以地下工作者如果太过红太过专,会立即暴露没有商量余地,但如果沾了脏做了事,有很多事会讲不清楚。退一万步只说个人前途,英杨的政治前途绝没有高云光明,因此地下工作者的牺牲是全方位的,小说和影视作品只是抓取了他们高光的一刻,但这背后的失败,栽过的跟头,曾动摇的心志,有多少人会愿意关心呢。
因为接触过一些史料,所以放不下执念去表现从事这项工作的普通人,就像微蓝说的,他们真的是血肉之躯、有七情六欲。在宏大叙事被琐碎日常一再解构的当下,信仰带着点讽刺意味,梦想是值得嘲笑的事。我记得多年前在微博看见一个律师,他说“你们谈的信仰你们自己信吗?”
我当然相信的。不只我相信,现实中就是有这样的人,这样的一群人,很认真的相信着。我总是不服这口气,所以一而再再而三选择冷门题材。
感谢大家一路陪伴。
因为发文必须2000字,贴一段百度上的历史资料
第1937年12月及1938年3月,日本在沦陷区北平和南京两地﹐分别组织了伪”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和伪”
中华民国维新政府
“。
1938年7月,日本向
重庆国民政府
外交部亚洲司司长
高宗武
透露,日本拟认
汪精卫
为和谈对手。同年10月,日军攻占广州﹑武汉。同年11月,日本再次发出诱降声明。
于是,汪精卫集团代表
高宗武
、
梅思平
与日本代表影佐桢昭、
今井武夫
在上海举行秘密谈判,签订《日华协议记录》,议定:缔结反共协定;中方承认”
满洲国
“,日方于恢复和平後两年内撤兵(内蒙古等地除外);日本享有开发中国资源的优先权等条款。
1938年12月8日,亲日主和派首领、中国国民党副总裁、中央政治会议主席、国防最高会议副主席、国民参政会议长汪精卫(兆铭),托词到昆明进行演讲;按预先策划好的叛国降日路线,先飞到“云南王”龙云管辖的昆明,再转飞越南河内;12月18日,汪精卫夫妇和
曾仲鸣
﹑
周佛海
等逃离到越南河内后,发表降敌”
艳电
“。[1]
1939年4月,由日本特务秘密护送汪等进入上海﹐著手组织伪
中央政府。经日本策划,北平﹑南京两地伪政权取消。
1940年3月30日,南京举行所谓“国民政府”还都仪式,t正式成立傀儡政权,发表《和平建国十大政纲》。华北临时政府改为
华北政务委员会,撤消
中华民国维新政府。[2]
日本政府对汪伪政权发表宣言:“决定给予全力协助和支援。”其组织机构仍用国民政府的组织形式,汪伪“国民政府”一度遥奉重庆国民政府主席
林森
为主席,汪精卫任“国民政府”代主席兼行政院院长。立法院院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