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2 / 2)
“纪风爸爸,”杨医生淡淡开口,“虽然现在还没明确纪风的病症,但精神疾病不像是肿瘤、骨折,做个手术就好了。跟精神疾病的对抗是非常漫长的斗争,很多人一生都要带病生存,你们要做好心理准备。”
“什么意思?你是说我女儿没救了?”纪平两手握拳,放到桌子上,十分紧张。
杨主任没回答这个问题,转而问林慧栀:“她身体怎么样?你怀孕生产的过程一切正常吗?是足月生产的吗?”
“是足月,生下来有六斤四两,很健康。哦对了医生!我怀孕的时候在带班主任,压力特别大,会不会有影响?”
“这个一般没有关系。她有没有受过外伤、做过手术?”
“没有。”
“有没有酗酒、药物滥用史?”
“怎么可能!我女儿很乖的,从小就要强、自律,没有那些坏习惯。”
“你们两边的家族,有精神病史吗?近亲里有没有人得过精神病?”
两人短暂对视一眼,都摇了摇头。
“那她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情绪出现异常的?”
林慧栀组织着语言:“我女儿小时候性格比较安静内向,她爸总希望她活泼外向一点。上初中之后,她突然就变活泼了,笑得比以前多,还经常主动找我们说话。上高中之后,话比以前少了,但我们觉得青春期嘛也正常。而且她从初中到高中,一直是年级前十,我们根本没想过她会生病。”
“有些病人因为意志力非常顽强,生病后也能一直保持和生病前一样的工作学习状态,甚至比以前更好,这并不代表他们没有问题,”杨主任顿了顿,“你刚才提到,纪风上初中之后变得更开朗了,具体是什么时间点还记得吗?有什么原因吗?”
“大概是初二吧,具体原因好像也没有,可能是跟同龄人玩得多了,性格就放开了。”
杨主任若有所思:“上高中之后话少了,你们问过她为什么吗?”
“问过,说是学习压力大,我们就没多想。”
“她割腕你们也没发现?”杨主任冷不丁问。
对于这个重大的疏忽,林慧栀表情明显窘迫:“就有一天,她突然弄了一个腕带套在手上,我问她怎么回事,她说是什么偶像的标志,激励自己好好努力的,我就没管她……”
“纪风爸爸,你呢?”
“啊?我什么?”纪平显然对于突然被点名这件事很不适应。
“你有没有察觉到纪风上高中之后情绪有异常?”
“我?我平时工作比较忙,孩子教育的事情都是她妈妈负责,这是我们说好的。”
杨主任不予评价。
“根据你们观察,纪风她会不会有时候情绪低落,但过段时间又特别兴奋?就是说情绪起伏比较大?”
“她在我们面前,一直就是那个样子,偶尔比较低落,大部分时候挺正常的,好像没有特别兴奋的状态。杨主任,您说我女儿到底是什么病啊?是不是抑郁症?”
“目前还说不准,要等她清醒之后,跟病人本人交流了才能下判断。”
纪平突然愤怒地一摆手:“什么抑郁症,我觉得都是无病呻吟,哪一代人不吃苦,现在的小孩子吃穿不愁,不就是念书吃点苦吗,这就受不了了?要我说,都是网络上这些人,鼓吹这些不健康的负面思想,怂恿小孩子无限放大自己那点痛苦。什么割腕,不都是网上学来的吗!杨主任,你也是从前那个年代过来的,你说我讲的对不对?”
纪平激动地表达完,看向杨主任,眼神迫切地寻求肯定。
杨主任平静地与他眼神对视,几秒后,纪平尴尬地挪开了视线。
“纪风爸爸,我得纠正你的说法,精神疾病不是无病呻吟,它是大脑某个部分发生病变,从而影响到人的精神状态。你们既然把孩子送到这里,一定也是相信现代医学的。你们现在是纪风最重要的后盾,以后千万不要在孩子面前说这种话。”
纪平是当惯了领导的人,多少年没被人这样驳斥过,脸色很难看,但还是勉为其难地点了点头。
杨主任正准备跟他们讲这里的住院收费标准,一个小护士突然敲开门。
“杨主任,隔离病房的病人醒了,现在情绪很激动!”
林慧栀和纪平猛然站起来,但林慧栀往外走了几步又顿住,像是不知道怎么面对。
“家长先不要进病房,我先去沟通一下。”杨主任撂下这句话,快步走向隔离病房。
“放开我!你们这是非法拘禁,我要报警!”纪风在床上惊恐愤怒地挣扎着,四肢扭曲成奇怪的形状。
见惯了大世面的护士长花花站在门口,她身形圆滚,两手叉腰,用掺杂着吴侬软语的不标准普通话念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