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2 / 2)
男人爆发出猖狂的笑声,让人心惊。
纪风感到一阵胆寒,住院这么久,这是她第一次看到这种不受控的、有暴力倾向的病人。
郁霖见她一脸恐惧,安慰道:“放心,医生会给他打针吃药的,有这么多人看着,不会让他伤人的。”
纪风点点头,但不安的感觉始终在心头萦绕,她从小就很害怕紧张的气氛。
纪风爸妈很少吵架,每次闹矛盾的方式都是冷战,双方赌着气不肯发出一点声音,家里安静得像冰窖,无形的弦紧紧绷在空中。每到这种时候,纪风都尽量不在房间以外的区域活动,连吃饭时都不让餐具碰撞出一点声音。虽然爸妈不会迁怒于她,对她跟平常一样,但这种气氛还是让她胆战心惊。
在这样家庭氛围中浸泡久了,纪风养成了对紧张气氛极为敏感的体质,人群中哪怕有一点点冲突的苗头,她都会立即嗅出来,并像猫一样弓起脊柱。要么试图缓和气氛,要么逃开。
下午,几人一起上小姜医生的辩证行为疗法(dbt)的课程。跟前几天的认知行为疗法不同,辩证行为疗法主要针对的是有自杀自残倾向的病人,因此纪风和小雪在列,郁霖不在。
这个疗法的缘起和理论基础纪风统统没听懂,其他治疗手段也没听明白,只记住了一个“正念疗法”。正念,是指不带任何评价地观察所处的环境、觉察心里的念头,将注意力集中在当下。
纪风和病友们依照小姜医生的指示,闭上眼睛进行正念练习。
小姜医生温柔的声音在耳边响起:“觉察你此时此刻心里冒出来的念头,任由它冒出来,不要对这个念头做出任何评价。”
纪风心道这还不简单?
她闭着眼,感受到周围一片安静,只有空调噪音和大家的呼吸声。
一群人大白天在这里睡觉,好好笑。不行不行,专心一点,深呼吸……不对,我好像在评价自己的念头,不能评价。好困,这个治疗室太小了,二氧化碳含量超标,就跟冬天不开窗的教室一样……学校放寒假了没?应该放了,都快过年了……别想学校里的事!不对,不要评价自己的想法。可是不评价好难啊……同学们应该都在家里复习吧,没人会记得我,就算记得,也只是把我当做八卦讲给家里人听吧……
片刻后,小姜医生轻轻拍手,将她拉回现实。
“大家感觉怎么样?”
纪风困惑地问:“不评价自己的念头好难,心里想什么又不是我能控制的。”
不少病友附和她的话。
小姜医生解释到:“你们有没有这样一种感觉,当你心里冒出一个负面想法时候,你往往往会顺着这个念头越想越远,心里的负面情绪也就越来越强烈,还会陷入对自己的负面评价里。因此,正念疗法提出要‘不带评价地察觉自己的念头’,允许任何念头存在。”
“哪怕是很不好的念头吗?”小雪问。
“对,比如说你此刻想要自伤,不要去控制这个念头,有时候压制它反而容易起到反效果。”
“如果不压制的话,就让这些想法一直存在在那里吗?”纪风问。
“正念的第一步是觉察,感知到你的念头;第二步是接纳,不加评判地接受所有念头;第三步就是改变。这个改变不是指当下立即改变,而是经过一段时间的正念训练之后,你会对自己的情绪有更好的掌控力,对负面想法的耐受力也更强,再慢慢地改善你的思维方式。”
“想象你躺在草地上,看天上的云朵。每一朵云就是你的一个念头,你看着它出现,再看着它慢慢离开,不对它做任何干扰。希望大家真正记住这个方法,并在日常生活中使用,不要听过就忘了,这样我们的课程目的才算达成。”
雪接连下了几天,积雪越来越厚,纪风和郁霖好几天没看到那只黄狗的身影了,两人以为它冻死了,都有点郁闷。
那个啐了护士长一口黄痰的流浪汉,在隔离病房关了几天之后,不声不响地出现在活动大厅里。
相比入院那天,他已经判若两人,一头污糟黏腻的长发被剃成了板寸,脸上手上的污垢洗去,露出一张粗糙的脸,换上干净的病号服,终于有了人形。更重要的是,他那双泛着凶光的眼睛,现在变得空洞茫然,动作也变得很迟缓,吃饭时口水甚至垂到了餐盘上,状若痴呆,看来这几天在封闭病房没少吃药。
“药太可怕了,能把一个人从疯子变成傻子。”纪风忧虑地说。
“应该是‘太有用’了吧,不然像他这样的大块头,谁能管得住。”小雪道。
“反正如果是我变成这个样子,宁愿去死。”纪风说。
郁霖从小说里抬起头,瞪着她:“别老吧把死啊活的挂嘴边!”
纪风想说关你什么事,但看着他的眼睛却说不出来,最后只“哦”了一声。
好巧不巧,这个被他们讨论的男人,晚上就出现在了郁霖和小雪的病房。两人都强烈反对,谁能在这么个人身边睡着?无奈,男病房里只有他们房间还有空床位,护士长向他们保证,只在这里住三天,三天后楼下的男封闭病区就有床位了,到时候立马把他挪过去。